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晴雯的如夢令>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並不緊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並不緊張

幾位黑衣人看似對茗煙從晴雯那裡探查到資訊已經不抱希望,他們不耐煩地衝中年男人馬教長努了努嘴,意思是快快結束審問,趕緊開拔。

真不知這個來頭不小的馬教長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眾人對此,全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茗煙看來,明明是自己的師傅差遣自己來探查晴雯的,可是在自己失利的情況下,尤其是自己反被晴雯給竊取了能量的情況下,這師傅怎麼不分青紅皂白啊,也不說當場幫襯、指點一下自己!

對此,茗煙甚為不滿,但人,也只得將這委屈和不解吞到肚子裡。

在晴雯看來,自己的師傅既沒有催逼自己,也沒有拿出什麼功法來脅迫自己就範,或者招供,更沒有任何致自己於死地的意思,反而,他較之是一位傳授功法的師傅,倒不如說更像是個考核官,正在耐心地觀察,小心地提問,只為了檢驗出兩位弟子哪個更靠譜似的。

“通常,作考核官的立場都是中立的,不偏頗,不袒護,而只看結果,只相信平等競爭下能力和智力的比拼。”

以這樣的揣測來領會自己的師傅的時候,讓晴雯能夠拋開所處的環境和困境,暫時不再把自己的師傅當作敵對方,晴雯自認為是,或者說是:晴雯自圓其說、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的師傅是不會加害於自己的弟子,也就是說,自己是完全安全的。

以眾人皆善的意願來看待眾生,以自己的師傅肯定就是為自己好為信條,要說晴雯,這人就是傻人有傻福。這樣一門心思地認為,而不去防備明顯應該去防備的人,這樣子的晴雯活得很幸福。也讓敵人覺著晴雯實在是人畜無害。

馬教長回頭看了一眼晴雯,他暗自裡搖了搖頭,人怕出名豬怕壯,青峰功最怕的就是遇見晴雯這樣無知無畏、吃嘛嘛香、認準了人就不回頭、還一直堅信到底的傻瓜信徒。

這樣的傻瓜信徒,是會讓大好的青峰功吃大虧的!不過,要說明清楚這一點,還得後話。

馬教長想到這裡,不覺聯想到自己。

想當初,自己年輕時可以說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的英俊才子,得到掌門人的親點傳授,加之自己的悟性好,又肯吃苦,自己的青峰功力進步飛速,眼看就要成為新一代掌門人的不二人選啦,離“得道”境也就只差個半步距離了……

然而,壞,就壞在自己是個太過機靈、多聞多識的人,這青峰功啊,就怕“質疑“,結果……

馬教長努力想從不愉快的回憶中把自己拽出來,顯然,他對自己的過去很不滿意。此時,再看晴雯,這丫頭竟然篤定如一個晨鐘暮鼓的老衲。

“好好好,小丫頭,你越是篤定、相信,那麼,你就越可以得到的更多。”馬教長其心大慰。

晴雯並不知道自己的師傅馬教長此時的心裡正五味雜陳,併兼有對自己的一番期望。

她現如今這點“道行”,也就只夠她這兒打點補丁,那兒,加些火候。哪兒的功夫她都想沾點邊、哪樣功夫也沒有參透、哪裡的功夫一到自己運用就露怯……

苦惱無益,還是想法子要緊。

晴雯當真不知該如何是好,雖然在和茗煙的比拼中沒有輸掉,反而勝了茗煙一籌,可說到底,茗煙聲稱比自己高兩個境地,可實際上也可能水平很初級,這樣比起來,對於晴雯來說,並沒有什麼獲勝的欣喜。

她也不往高處看,也不想拿茗煙這樣的低處來作比較。眼下,晴雯更想如師傅所囑咐過的那樣,先放下進一步的修習,而是好好地把自破境後已經掌握卻沒掌握好的功法再好好地溫習、再溫習。

眼看著追兵當中,那些黑衣御林軍除卻有些著急、希望早些個上山抓到“小鬼”(指的是薛蟠、寶玉等眾娃)以外,對自己這個女扮男裝的娃子並不很留心、在意。

自己的師傅馬教長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倒像是個靜看事物發展規律的看客。

而茗煙,明顯是個帶路的,他到底對黑衣人的真正目的有多大瞭解,冒似他不明就裡,也不是什麼核心人物。

有了這樣的初步判斷,晴雯可是大大地鬆了口氣。

並不是說,此刻的對敵情況變得簡單好應付了,而是自己暫時的燒腦推斷告一段落了。晴雯並不是一個勤于思考的人,往往,她喜歡用行動來支配未來。所以,這樣分析得來的模糊的判斷並不能左右她的情緒,更不能指導她的行動。故而,她想到什麼,也就把這不成型的想法擱置在了一邊。

晴雯放鬆心境,原是因為想到了當初師傅教給自己時,曾經輕描淡寫地提到了青峰功裡一個重要的主旨,那就是“從善如流”。

“從善如流”?這個說法,放在別人身上,那是萬萬使不得的。

如果真的照本宣科,眼下,正險象環生,壞人慾取欲奪,從哪裡,也看不出有什麼“善”的徵兆,更別提什麼為善而從善啦。

然而,晴雯並不這麼理解問題。

她倒是覺得:此刻,正是“從善如流”真意可運用的時刻,既然已被縛,就極有可能:敵人慾把自己當作一個和薛蟠他們談判的砝碼;

既然身在“敵營”中,那麼,就隨時可能會犧牲,會付出代價。

那麼,這樣並沒有“善”可棲息的地方,如何叫作從善如流呢,又如何做到呢?

晴雯直感覺到,在黑衣人脅迫著自己一道上山的此刻,馬教長看著自己,似乎能夠看透她的內心。

“善,不就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中的一陰一陽的一面嗎?”晴雯這樣理解著:

“如果說,現在自己的四周潛伏著無數的惡,其‘惡’動心起意而生出無數的動機,然而,這惡的反面就是善,既然善惡相依從,怎能說此刻只存惡,只准看到惡,而不能看到‘惡’背後那被壓迫的、萌芽中的善因、善果、善表現、好效果呢?”

晴雯想到這裡,竟然不自覺地,嘴角流露了淺淺的笑意。是的,她就是要隨從自然而為,從那惡中的善、從惡流之善惡混雜的洪流而順勢流淌、向機而動。

有了這樣的心思,看待什麼,都立時可以入法眼,可以順心順意了,這笑意,也就自然而然地浮現了出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