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態是不同的。
對於御林軍老張來說,他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好。
作為一箇中層的軍官,已經在這個年齡上高不成低不就啦,一旦有了這樣對自己的清醒認識,老張做起事情來首先考慮的就是怎麼才能自保。他不希望自己陷入到過多錯綜複雜的恩怨當中,同時,還得讓上級部門對自己執行的任務覺著過得去。
這個分寸並不好把握。
這做起來,就好像一個守財奴一樣,既要做到寸金必爭,不失大原則,同時,又要學會對下屬小恩小惠、對第一號敵人不折不扣不依不饒,對第二號、第三號次要敵人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饒人處且饒人……
故而,對於馬教長突然煉化一個大神丹的做法,御林軍老張採取的是中立的態度。
他既沒有下狠手去幫助馬教長,雖然他知道自己幫不幫忙都會在馬教長勝利的一刻得到分享,也沒有出手相幫公主黨這幫小窩囊廢們,是因為老張不願意得罪公主黨,雖然一路上要緝拿他們回竟。
第二,則是老張能夠憑藉多年的經驗嗅到這其中的危險,所以,對待馬教長的突然敗北,老張他狡猾地規避了得罪公主黨的危險,而厚著臉皮採取了默然的中立態度。
況且,老張最關心的是如何把這幫棘手的公子哥今早交差、脫手,沒啥比這個更重要!
對於晴雯的師傅來說,他自己幫襯哪個陣營都可以,最關鍵的是他並不想得罪太多方。因此,就出現了馬教長一路上山過程中對御林軍的各種扶持、協同的一幕。
雖然最辣總是老狐狸,馬教長做了不少幫忙的大事小情,比如包括建議老張讓小書生和風鈴先期上斷崖去談判,比如故意丟給晴雯自己的笛子……
然而,在最關鍵的時刻,當容忍、資助、優雅站在利害面前的時候,特別是吃了這神丹馬上就能以自己現有的資質進行飛昇的利害,一切的禮貌、剋制、相親相愛都終變成了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一捅就破。
在百個神丹的面前,馬教長心裡有數,自己若煉成仙丹的話,肯定就是來世一浮屠啦,故而,他必須得撕破了臉面、露出自己的立場、拿出自己狠厲的手段……
不顧師尊,也不顧這幫俘虜被逼出神丹而帶來的生命安危,馬教長就這麼著,在被內裡深層的慾望驅使下,暴露出了自己的本心,真的做出了在光天化日之下剝奪了別人的所有,硬是讓一切神丹都被吐了出來,並開始運化一個新創生的、大大的神丹。
這樣的行徑,在晴雯這個徒弟的眼裡,她會認為自己的師傅只關心一件事,而且關心到了失去人性的程度,那就是:無論是非曲直如何評判,自己的師傅只關心功夫提升與否,只關心所花費的功夫是否帶來切身的利益和收益。
這樣的偏執,讓他在最後一輪的比拼中,巧取豪奪,並當空鑄煉,化一個個小神丹為一個大的神丹。
……
當自己的努力終將不敵晴雯的心願,以及眾神丹的自我意願時,他知道自己所釀造的、能吞噬一切能量的神丹破碎了。此刻,敗走,成為馬教長最好的選擇。
……
至於風鈴,在晴雯看來,除卻他自己有志於成為第一手獨家戰地報道的記者之外,似乎,能夠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朝廷的嘉賞是他畢生的最高追求,也是一種榮耀。
風鈴永遠想不到去叛變自己一直篤信的東西,也因為這樣,他其實不再是個以商業利益、百姓看點為出發的賣報道的人,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如實報道真相、揭露真相,以大意志為是非標準的耿直的軸人。
這樣的人不好惹,這樣的人,只能用來交朋友。晴雯這樣想著。
至於薛蟠、寶玉、小寶他們呢,一向都是自己的死黨,所以,晴雯感覺很吃力,她已經無法在內心深處公允地去評價他們。
可是,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他們,作為一個決策者和帶頭人,晴雯將失去對事情的引領和對形勢的觀察。所以,她不得不刻意地將自己從他們的身邊拉遠,作為一個旁觀者來審視他們。
要說薛蟠、寶玉、小寶這幫團練夥計們,一個個的,說他們精明吧,又似乎,好勇鬥強,不經大腦,是他們的本色。
但同時,一旦涉及到自家面子、尊嚴原則、審美底限,他們又似乎偏執地堅持,不肯有一絲一毫地退讓。
除此之外,小玩鬧、好仗義,永遠長不大的洋人彼得潘心態在他們中間蔓延,中其原因,卻在於從小得寵、含著金鑰匙降生、沒捱過多少大、好逸惡勞慣了……等等公子哥習氣而帶來的自戀狂想症。
他們永遠都當自己是個孩子,不肯讓自己多吃苦,不願意自己在什麼事情上吃虧,更不能因為別人在理而讓不在理的自己受委屈……
還有一點,是晴雯於日常生活中和他們朝夕相處而深刻地體會到的:他們沒啥頭腦,容易被所謂的大道理給鬧得熱血上頭。比如說,連他們自己也沒想到,竟然走上了結黨營私、擔當公主黨使命這一歧途。
要說已經命定著走上歧途了,這幫人又顯露出了另一個旁人所不具備的特點,那就是知道迷途了也不知返,是一幫自死命扛住當初的初心的痴傢伙。
要說他們同情了復國軍、有了幫助公主來報效國家的舉動吧,其實,那是最開始的時候無意為之而為之的;可要說他們報效祖國吧,又似乎,在達成報效目的的路上,他們哥幾個顯然走入了一條非正途。
再說說晴雯自己吧。在分析瞭如上的、自己身邊的各色人等之後,晴雯開始反思起自己。
自己有點“騎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會被薛蟠他們當初綁架著成了公主黨。
自己有些厭世,因了父親的死和尚家班的被絞殺殆盡,但同時,自己有些在不記仇的情況下也還時時刻刻地記著心中的仇恨。(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