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熬訓之後,“逍遙”已經不拒絕晴雯給它進食,也肯立在晴雯的右臂皮套上了。
下一步,就是“跳拳”。
每當晴雯拉近距離、搖晃著右臂的袖口、輕聲地吹響哨子,並以泡過的白肉誘之的時候,“逍遙”除了少數的時候視若罔聞以外,更多的次數,都會熱烈響應著跳上皮套,昂揚而立,有如一個飢餓中也不失其威風的王者,細叼起白肉,一吞而盡。
如是,晴雯又試探著將她和“逍遙”的距離繼續拉遠,拉得每一次都再遠一些,這樣,“逍遙”每次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飛上右臂皮套的動作,無疑,“跳拳”這一階段算是順利過關了。
完成了“跳拳”,晴雯不再像過去那樣勉為其難,反而是興致滿滿地把鷹帶到洞外去進行下一階段的“跑繩”訓練。
“跑繩”,要求“鷹把式”用食物引逗著大鷹,最終訓練其能按照“鷹把式”的固定口令來行事。
“逍遙……來……逍遙……來……”
晴雯親切地一遍、一遍喚著。
“逍遙”很習慣於晴雯給它起的這個名字,晴雯話音剛落,它柔軟的脖頸在寒風中筆挺一聳,逍遙從遠處應聲而來,滑立到晴雯的右臂上,利爪穩穩地咬合住晴雯手臂上的皮套。
逍遙亟不可待地大口撕扯著晴雯手中的鮮肉。
晴雯心疼逍遙,總嫌寶玉定量發放給逍遙的肉太少。
可她更清楚:若讓逍遙吃得太飽,逍遙就練不成個好“獵手”。這樣矛盾的心情,總得晴雯私下裡自己克服。
經過長達一個月左右的調教,“生鷹”熬成“熟鷹”了。
其間響鈴他們已將羊皮卷研究透徹,鑑於晴雯尚未突破自己,大傢伙只能耐心等她。
……
這時,再看逍遙的狀態,其“耷毛蓋爪,頭賽松塔,眼睛像芝麻”,且已經學會了聽從“鷹把式”晴雯的指令和召喚,能從很遠的山樑子上一縱而來,飛抵晴雯右臂的皮套之上。
再接下來的一個環節,照畫上的說法,就是“叫遛子”。
看上去,那遛線足有十來丈長,也不知神奇的寶玉是什麼時候備上的,還給背上了山頂。晴雯發自內心地歎服。
晴空萬里,大地雪原茫茫,此時,二人有分工,晴雯叫鷹,寶玉舉鷹。
二人的距離從三四丈開始,不斷拉遠,不斷拉遠……後來,甚至加大到十多丈遠。
晴雯將遛線圍腰繫好,臉揹著鷹,來了個蹲襠騎馬式,把穿皮套、搭鮮肉的右臂橫向伸直。
寶玉左手拿好銀杉木,側身彎臂,將逍遙小小的鷹腦瓜給硬是隱在她的胸前,意在暫不讓它看見前方。
待晴雯擺好架式,喊出“嘿——”、“噬——”的叫聲,寶玉在轉過小身子,把逍遙從懷裡亮出。
逍遙一露頭,它猛地看見遠方呼喚著它的少一,就像見了親孃一般,一個展翅,直衝飛了過去。
孤山頂,傳出一串急促的鼓聲,鼓點激越有如兵臨戰場。
隨著鼓點的節拍,一個瘦小的身影將長劍舞出道道刺天的弧線……
“啪嚓——,啪嚓——”一頭大鷹的剪影急略過鬆尖,那麼擎天一扇,鬧得松果紛紛落地。
少年徐徐收劍,一聲哨響,喚來一陣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