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生產區域之外,陳駿還發現了金屬冶煉區。
“這個基地上竟然有金屬冶煉區,這樣的話應該需要往這裡運輸礦石吧?“
對陳俊來講如今金屬礦石快成了一大難題,扎魯星人留在撒哈拉大沙漠的礦石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已經被消耗了不少,如今蟲巢戰艦也需要礦石,現在再加上一個戰艦生產基地也需要礦石,再這麼發展下去他都感覺到自己成了宇宙超級礦工了。
“基地內可以生產捕捉器,它們能夠將漂浮在太空中的富含金屬礦的隕石牽引到戰艦生產基地來,然後熔鍊加工成金屬,也可以生產採礦船,前往各個行星進行礦石的挖掘和運輸。“
一邊說著,智腦將捕捉器和採礦船的資料資訊顯現到了陳駿面前,捕捉器是一種長度在兩百米左右的圓形飛船,一萬金屬值便可以兌換一艘,這種飛船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周身卻裝載了數十個牽引光束髮射器,使用這些牽引光束可以將漂浮在天空中的隕石牽引到捕捉器的周圍,並將它們運送到戰艦生產基地。
一個恆星星系的金屬礦產資源是有限的,捕捉器的出現就是為了在最大限度上利用整個恆星星系的資源進行發展。
至於採礦船就很簡單了,船長一千多米,十萬金屬值每艘,每艘採礦船上有著數個大型自動採礦裝置,雖然看起來龐大但是結構卻很簡單,內部大部分的空間都是用來儲存礦石的,而且沒有搭載任何的武器系統,純粹的運輸工具。
照現在來看,只要捕捉器和採礦船的數量足夠,那麼完全可以供應戰艦生產基地對於金屬材料的要求,至於所需要的別的材料陳駿也考慮過,但是想要以求真的態度去考量能製造出諸多東西來的金屬核心,好像有些不太靠譜。
“那現在這個基地能夠什麼什麼樣的戰艦?威力怎麼樣?”
這才是陳駿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只有有了艦隊之後,才有征服銀河的可能。
“目前能夠生產的戰艦為【勝利級殲星艦】,艦長九百米,兩個離子引擎用於航行,迪拉斯超級永動機可以源源不斷的為戰艦提供動力,武器方面搭載四管增壓鐳射炮座一百個,艦身左右各五十,雙管增壓鐳射炮座兩百個,前端五十個,艦身兩側各七十五個,震爆飛彈發射器兩百,前後左右各五十,牽引光束髮射器十個,艦首六個,左右各兩個,上下兩座機庫共搭載1000架搭載鐳射武器的的無人機,能量護盾的防護等級3200,可乘坐艦員5000人,這是勝利級殲星艦的詳細的資料您可以您可以從光幕上來看。”
智腦說完之後將勝利級殲星艦的設計圖以及詳細的資料投映到了光幕之上並將其放大,有關勝利級殲星艦的詳細資料以及武器火力的分佈位置都無比清晰的顯現在了光幕上完全可以做到一目瞭然的程度,這個勝利級殲星艦雖然長度只有不到一千米,不但搭載了諸多的武器系統,還加設了一千艘的無人機,雖然如今陳駿還沒見到戰艦實體,但是卻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戰艦可怕的威力。
“為什麼沒有提醒建造勝利級戰艦需要多少金屬值呢?”
陳駿好奇的問道。
“這些戰艦將由這個戰艦生產基地消耗材料來建造,所以並不需要消耗金屬值,但是想要讓這個基地運轉起來最少需要一百萬名生產機器人,一千艘捕捉器和一百艘採礦船。”
聽智腦說完之後陳駿算了一下,僅僅是這三樣就需要三千萬的金屬值,剛才在倉庫的時候幸好沒有花掉,否則就真的傻眼了。
陳菊也沒有猶豫,直接花費一千萬金屬值兌換了一百萬個生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直接出現在了這個戰艦生產基地內的各個位置隨時待命。
接下來陳駿又花費了兩千萬的金屬值兌換了一千艘的捕捉器和一百艘採礦船,這樣的配置可以說已經能夠讓這個基地運轉起來了。
他進入到系統介面看了一下,還剩下2900萬的金屬值,留下900萬備用,剩下的兩千萬可以全部投入到戰艦生產基地了,對於陳駿來說現在趕緊將戰艦生產出來是首要任務。
“我這裡還有兩千萬的金屬值,該怎麼分配?”
因為眼前的智腦負責這個基地的執行,所以這個問題他最有發言權了。
“我建議您再增加一百萬生產機器人和一百艘採礦船。”
陳駿也沒猶豫,直接按照智腦所說的再次兌換了一百萬的生產機器人和一百艘採礦船,透過光幕上顯示出來的畫面可以看到,一千艘捕捉器和兩百艘採礦船已經離開了太空基地向著已經被改造過的月球而去,雖然如今月球已經遭到了破壞,但是依舊有著大量的礦產可以開發,短時間來說完全可以以月球的礦藏供應為主,以捕捉器捕捉的隕石礦產為輔來供應生產基地的生產,等什麼時候月球的礦藏被挖光了可以再向更遠的星空前進,整個太陽系內除去地球有七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衛星和數以億計太陽系小天體,等什麼時候地球聯邦能夠完全掌握整個太陽系的資源,也就代表著順利的跨入了恆星文明的行列,有了戰艦生產基地之後,距離這個目標似乎已經並不遙遠了。
“第一批戰艦什麼時候能夠建造出來,能建造出多少艘?”
陳駿好奇的問道。
“這個衛星環之上共有一千個戰艦生產基地,第一批一千艘戰艦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能離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