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我身後是整個人類史!> 第六十章:最接近真理的時代(二合一)求追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章:最接近真理的時代(二合一)求追讀 (3 / 4)

“電磁炮是涉及許多產業的武器,很多人以為電磁炮的難點在於能量,但實際上,不計算能量消耗的話,電磁炮的需要的能量其實不多,以69年的電池技術提供能量並不困難。

真正的問題在於瞬時功率,用來比喻的話,那相當於需要用電池在一毫秒的時間內瞬間帶動三千臺滿功率電磁爐,然後再瞬間熄火,而且還需要爆發至少十次。

而想要滿足這一點,電磁儲能技術是最合適的,它是充放電最快的技術,也就是所謂的超級電容,先充電,再放電。但是對電容的要求也很高。”

“何止是很高。”普朗克說,“想要應用到戰爭中,除了瞬間釋放的功率,還得適應沙漠劇烈溫差,叢林高溼度,海洋高腐蝕,高原劇烈紫外線各種亂七八糟環境。

還得可靠,得防水防塵防震動撞擊,還得電量損失小,至少能放好幾天。”

“這把電磁炮內部使用的就是電磁儲能技術,使用的是碳奈米技術製造的超級電容。

不過,超級電容的壽命即使再長,它也不可能支撐近一千年,這電磁炮主要損壞的地方就是這裡。

按照常理來說,想要再造背後需要相當龐大的電磁工業。

但對於我們來說,以太粒子可以控制合成,而且林諾博士的大腦中也剛好存在這一技術的詳細資料。

憑藉我們現在的技術,用以太粒子複製應該不難。

然而不只是電容,這把槍炮同時還使用了超導儲能。”

“超導材料嗎,倒也不意外,熱核聚變的超高溫需要靠磁約束,超導體產生的強磁場可以作為“磁封閉體”,將熱核反應堆中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包圍、約束起來,然後慢慢釋放。

這個時代既然已經存在熱核聚變,也就意味著超導技術有了極大的進展。”愛因斯坦說。

所謂的超導體就是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而且還具有完全抗磁性。

現在的電力傳輸都是有損耗的,所以傳輸距離有限,但如果超導體出現,也就意味著可以輕易將電傳輸到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個角落,而不會有任何損耗。

磁懸浮列車也可以真正實裝,手機甚至都不再需要電池,僅僅只依靠超導線圈儲能就夠了,不但可以瞬間充滿,續航也非常久。

但問題是,一般的超導材料要在超低溫的情況下才能維持超導,需要用到液氮,成本很高。

但是顯然,眼前這把槍內使用的是一種常溫超導的材料。

“這是導軌炮還是線圈炮?”費米問道。

“導軌炮。”特斯拉說。

電磁炮一共有兩種,一種是線圈炮,一種是導軌炮。

線圈炮跟導軌炮各有各的優缺點,線圈炮的優點是炮彈與炮管(線圈)間沒有摩擦,能發射較重的炮彈,電能轉換成動能的效率較高,但供電比較複雜,比較困難。

而導軌炮呢,則因為要透過強電流並且要和彈託滑動接觸導軌,燒蝕會影響導軌的壽命,但初速度會更快。

其實還有一種叫重接炮,不過那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感應形的線圈炮。

它綜合了線圈炮能發射大質量彈丸、以及軌道炮能發射超高速彈丸的優點,還可賦予彈丸更高的加速力峰值,算是電磁炮的進階。

愛因斯坦開口道,“加速力隨著電流的增加而增大,但是由於焦爾熱和導軌上的強大磁壓力,導軌電流不能無限增加,特別是當電樞運動較快,強電流無時間擴散到導軌內部時,焦耳熱的影響十分嚴重,會引起嚴重的導軌燒蝕。

在導軌炮跟化學火炮的競爭中,導軌燒蝕是最嚴重的問題,這把槍又是怎麼解決的?”

“超導懸浮電樞。”特斯拉道,“能把炮彈加速到超高速但是焦耳熱卻很小。

它的電樞由超導材料做成,是一個環路拓撲結構,把電流引入超導電樞環境中,永久保持,並使它受到炮膛和磁場的作用。

這種炮的炮身也是由兩條平行導軌構成,使用恆流驅動,但在電樞內的超導電流與導軌恆流間的相互作用力能引起電樞懸浮,使得電樞與導軌間幾乎無接觸。

這就是說無電弧與燒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