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的聲音異常堅定,讓人產生濃濃的信任:“將儀式告訴我,我們會測試,在此期間,你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蘇青秋連忙點頭:“好的。”
接下來,江源反覆詢問,多次確認,才放蘇青秋離開。
而他自己,則是緊鑼密鼓的開始測試儀式,人類發展多年,早就有一套標準模式,三天後,經過給用詭物檢查,得到一個匪夷所思的答桉:
儀式是安全可靠的!
但透過儀式得到的知識不一定可靠,有的知識普通人光是瞭解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異變。
而且測試人員不知出於何種心思,竟然將一個被封印的詭異拿去獻祭,他的交換內容是“適合人類的知識”。
魔藥序列是蘇寒量身定做的,在此刻早早出場。
這不出乎蘇寒的意料,畢竟龐大的聯邦機構全力運轉,要測試一個儀式只是小意思。
他在接收這次獻祭後,看著被封印的烤乳豬,這是相當神奇的詭異,讓蘇寒想到了食戟之靈。
蘇寒毫不客氣的將詭異一口吞下,其實這個詭異很弱的,就是因為外表讓蘇寒接受,所以才透過儀式給了魔藥序列。
當然,序列從九到零,數字越小越是強大,蘇寒目前給的只是序列九。
之後蘇寒又得到了幾次詭異, 應該是人類測試儀式背後的主人是不是喜歡詭異,結果蘇寒為了自己的心靈,誠實的對不同詭異做出反應。
這種小甜點,希望人類多送一些質量高的。
轉眼間一年過去,這一年,人類收集材料,對序列做出各種嘗試,終於發現服用魔藥的人除了要對抗瘋狂之外,沒有其他弊端。
這可比那些與詭異共存的人要安全許多,所以魔藥序列小範圍的開始實驗。
蘇青秋作為知情人,主動選擇了窺密人序列,這個序列的根基是知識,剛好可以搭配儀式使用。
其實還有個重要原因,他透過獻祭一個賣相不錯的詭異,得到儀式提示,最適合他的就是窺密人,而且安全。
畢竟窺密之眼都被蘇寒吞了,當然安全。
在魔藥序列傳播的時候,蘇寒的力量再一次提升,而且反饋很多,因為傳播的幻想體系,符合本質。
只是一年過去,再也沒有第二個人看到指引之光,不是其他人差,而是聯邦研究院透過對蘇青秋當時的狀態進行反覆調研,總結出看到指引之光的條件。
目前他們沒辦法應對一位未知的強大神靈,所以只能控制變數,反正儀式誰都能用,暫時一個蘇青秋就夠了。
等到後續的觀察中,確定指引之光的態度,他們才會改變做法,
------題外話------
好訊息是準時更新,壞訊息是作者一下午沒睡著,感冒挺嚴重,去診所開了藥(然而吞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