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龍,1963年生人,1985年進入NBA,為猶他爵士效力18個賽季。2次常規賽MVP,14次NBA全明星入選,11次賽季第一陣容,與科比布萊恩特和勒布朗詹姆斯並列第一。36928分位列NBA總得分榜第二名,生涯場均25.0分10.1個籃板1.41次搶斷,罰球出手數及命中數為NBA歷史第一。
卡爾馬龍,雖然征戰19季無冠,但仍尊為很多球評家心目中的史上最強大前鋒。
而他就是卡隆斯基二世想要於小春和楊一鳴二人拜見的人。
1/
“馬龍,‘那個’卡爾馬龍?”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幾個卡爾馬龍,但聽到卡隆斯基二世在電話那頭報出這位名人堂球員的大名,於小春還是狠狠吃了一驚,強調了一遍馬龍的名字用以確認:“你是說郵差馬龍?猶他爵士的,馬龍?!”
“對啊,難道你還認識另外一個卡爾?”
“那倒沒有,只是…”於小春剛想說“不可思議”,但是轉念想到卡隆斯基二世之前介紹的一票奇人,就把這四個字又咽了回去:“卡爾(於小春也學著對方假裝和馬龍很熟的樣子)不是在爵士隊當助教嗎,內線教練,我們上次去比賽還見到了他。但看賽程最近好像碰不上他們啊,你想我怎麼去拜訪他好?”
“新年的時候他會去奧蘭多的海灘度假,你們正好去打客場,到時候你去拜訪吧。”
“好。”
2/
於小春沒有再多打聽卡隆斯基二世倒是是怎麼知道關於馬龍的私人行程的,想必問也是問不出個所以然,他只是按照對方的指示提前給一個郵箱地址傳送了一封郵件,語氣禮貌地詢問對方在奧蘭多的方便時間。名為禮貌,但真的點選傳送的時候於小春的心臟還是砰砰直跳,右手食指哆嗦了半天才一狠勁按了下去。畢竟這是與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一時瑜亮的超級大前鋒啊!可沒想到還沒等他激動的心情平復,對方的回覆郵件就發來了:
“收到。1月3日早上6點,海港別墅萬豪酒店大堂。”
火箭隊在奧蘭多的比賽是當地時間1月3日的晚上7點,全隊提前一晚已經到達。這一天天還未大亮,楊一鳴和於小春兩人就按郵件的指示,早早等在奧蘭多海港萬豪酒店大堂裡了。這間酒店坐落在海岸線上,所有的房間都是別墅,酒店有自帶的沙灘和碼頭,海風徐徐,空敞的大堂裡有鹹溼的海水和香氛混雜的味道。
5點58分,酒店大堂的後門準時開啟,一個巨大魁梧的身影走了出來。
正是當年名震江湖的卡爾馬龍。
雖然在湖人隊組四巨頭搏總冠軍未果,40歲的馬龍被迫退役,但遠離賽場多年的卡爾馬龍身材仍保持了一副運動員的身板——說是重量級摔跤選手的身板也毫不為過——肉眼觀察,他個頭和楊一鳴差不多,肩膀和上肢卻好像有後者的兩倍厚,把一件素色的短袖麻質襯衫撐得快要爆開。馬龍下身穿了一條卡其布工裝長褲,一雙黑色馬丁靴,雙手空空,像山一樣徑直走到兩人面前。
“於小春?楊一鳴?”馬龍的聲音極其低沉,彷彿夏季午後的悶雷。
“是我們,馬龍先生您好,早上好。”於小春緊張得有些語無倫次,都忘記了日常的握手禮節,反而是馬龍先伸出右手,像握女士的纖纖小手一般輕輕拉了於小春的手。
馬龍轉而和楊一鳴握手,力道又恢復了正常。看得出雖然兩人手掌的體積大小相似,馬龍的手更粗壯,好像有血肉和意識的鋼筋鐵骨,纏上楊一鳴的右手後,看得出他回應起來有些吃力。
“馬龍先生,早上好。”雖然手上力道吃緊,但楊一鳴還是臉上盡力不露聲色,擺出正常的笑容,尊敬又不過分謙卑地向這位前輩打招呼。
“好。”馬龍的回覆依舊簡短低沉,沒有一句廢話,“你倆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準備什麼?”毫無準備的於小春顯然有些驚恐。
卡爾馬龍把兩人的裝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搖頭說:“看起來是沒有準備。”
“跟我來吧,我們去出海。”
3/
和卡爾馬龍一起坐船出海,確實是有些出乎楊一鳴和於小春兩人的意料。馬龍的船停在酒店的碼頭,並不算大,比起其他富豪動輒幾十米長的超級豪華遊艇只能算個小傢伙。上了船,他也不多說話,只是自顧自地掌舵,迎著朝陽往東行駛。奧蘭多早晨的海面不算平靜,月落日升,潮水也跟著湧動,太陽像有腥味的蛋黃從磕開的蛋殼裡流出,慢慢鋪遍了整片灰藍色的混沌天地。馬龍像老人與海里勇敢的水手,站在風浪顛簸的最前沿,岩石般地身軀由水花肆意撲打而紋絲不動。向遠離海岸線的方向行駛了約20分鐘,風浪漸漸小了,馬龍把船的馬達關了,任由它在海面上輕輕飄動,自己拿出一柄吊杆,在船頭擺上一把椅子,釣起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