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我可能準備離開休斯頓了。在最終訊息確鑿前,我希望先讓我的朋友知曉。”
楊一鳴剛剛到度假的私人海島,連上島上的無線訊號,手機上就彈出這樣一條資訊。
發資訊的人在最後備註留名“特雷沃”(Trevor)。楊一鳴只認識一個特雷沃,那就是他火箭隊的隊友特雷沃阿里扎。
毫無防備的,假期的第一天,剛準備休息放鬆的楊一鳴就受到這樣的打擊。他心頭一緊,拉過於小春想把顯示訊息的手機給對方看,沒想到又一條訊息緊接著發過來。這則訊息看上去是群發的:
“感謝所有人,感謝球迷,感謝關鍵之城(Clutch City,火箭隊的別稱)。我度過了難忘的幾個賽季,我要開啟新的挑戰,期待下賽季回來再見到你們!”
兩條資訊的傳送時間間隔了近兩個小時,但因為楊一鳴他們在海上航行,第一條資訊直到登島以後,才和後發出的第二條前後腳一起收到。
島民和度假海島的服務人員幫著一行五人,把行李運向海灘別墅。收到阿里扎離開資訊的楊一鳴和於小春眉頭緊鎖,誰也不說話,拖著腳步遊離地跟著。一個海浪撲過來,浪頭大了些,打在於小春小腿肚上,他甚至被嚇一跳,蹦著往前跑了好幾步。
就在這一驚一乍時,第三條資訊發到了手機上。
“一鳴,我已經決定好離開了。我通知了所有人,不過我還單獨給你發了封郵件。我一定不會忘記在火箭隊和你作戰的日子,好好享受夏天吧。”
落款處的署名當然還是特雷沃。
楊一鳴和於小春互相交換眼神,前者搶過一位服務生抗在肩上的行李箱(裡面裝有膝上型電腦),飛速衝刺過海灘,跑進酒店坐下查收阿里扎的郵件!
(下為郵件正文)
楊博士:
收到郵件的時候你已經知曉我的決定了。我決定離開休斯頓,去菲尼克斯體驗我職業生涯的下一站。
過去一季,我要感謝你。感謝上帝讓我們結成的友誼。和你親密無間地作戰,贏得我們所贏得的全部榮譽,是我無限快樂的源泉。
我在休斯頓取得第二個總冠軍,意義和我第一次時完全不同。我們這次並不被看好,我們沒有豪華的陣容——當然我們有MVP,哈登那傢伙確實夠變態——但我們剩下人不是老就是少,不是屢戰屢敗,就是上下求索而不得。籃球和這座城市把我們捏合在一起,我從來沒體驗過那麼強的求勝慾望,體現在一個團體上。
休斯頓做到了。
你是我遇到尤其獨特的人。
你大概覺得我教會你一些東西,一些如何在這個聯盟永葆青春,維持競爭力的訣竅。但我其實也從你身上受益。你讓我看到,對夢想對挑戰的追求,應該是無窮無盡的,即使拿到了總冠軍,即使像我這個年紀,也不應該停止。
所以從奪冠那天開始我就一直在冥想,還有什麼新的挑戰會等著我?我要在休斯頓再守一個冠軍嗎?你已經成熟,這座城市外線的未來理應屬於你,我的戲份會越來越少。與其在板凳席看你們表演,我不如提前讓位,由你扛起本來就該交到你手裡的大旗。
為什麼是菲尼克斯?
菲尼克斯肯定不是休斯頓。在未來有限的時間裡,他們也不見得會接近休斯頓的成就。但他們有一幫讓人激動人心的年輕人(包括剛剛選中的狀元德安德烈艾頓),能成為他們的隊友,給予一些出自老傢伙的言傳身教,我感覺自己又有了在冠軍後的努力動力。
可能是上一年做你“導師”的經歷太讓我上癮吧。
如果他們有一天能和你扳一扳手腕,我會非常開心的。
但火箭的三號位,鋒線尖刀的角色,就全部先交給你了。我覺得你一定會理解我的這個決定,併為我祝福。
先享受假期吧——你一定會發現NBA一年到頭,難得能休息的時間,也只有現在了。但可不要懈怠哦,我會期待下賽季和火箭的客場會面,到時候與你在“華盛頓大街”藝術區的那家健身房,我要和你再比上一番。
真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