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崔浩便又不同了!”
“現在的關鍵,便是要讓古弼相信崔浩真的會對他不利,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投降。”
安頡這個小機靈鬼一下想到了關鍵。
“但崔浩也不是傻子,離古弼抵達雁門關也有兩天了,到現在崔浩還沒有半點動作,說不定也是發現了這一點。”
崔浩在劉宋的地位一直“很高”。
倒不是說崔浩讓劉宋眾將吃了什麼大虧。
主要還是因為劉宋國內有一個“崔浩吹”,那人正是當今天子——
劉義真。
早在之前冊封劉宋元勳“劉穆之”為吳國公的時候,天子就曾對身邊人說道:“劉文宣之於大宋社稷有鎮鼎之功!正如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葛亮相蜀,張昭輔吳,王猛仕秦,崔浩佐魏,可謂賢相也!”
前面的人倒無所謂。
蕭何、寇恂、諸葛亮都是被史書認可的大能,是西漢、東漢、蜀漢的社稷之臣。位置高、屁股也正。
張昭雖然對於“漢魏晉宋”這條正統社稷線上的臣子來看事屬於逆賊勢力一方的,但孫吳對於江南一帶的開拓之功還是不可否認的。甚至就是因為南方的開發,還間接保住了晉朝乃至漢人的社稷,把張昭加進去總歸也是能捏著鼻子認了。
王猛……
前秦和淝水之戰帶來的陰雲至今還籠罩在一些人頭上,就連王鎮惡都還因血脈問題被派系,這就足以看出大家對其才能的忌憚。雖是敵人,但也可敬。
但崔浩……
他憑什麼?
就憑輔佐北魏還讓拓跋嗣慘敗身死?還是說崔浩憑藉巧言善辯讓北魏免於戰後的賠償?
就這麼一個人,真的值得天子對其讚賞有加?
別說歷史上,就是在劉宋朝堂上的一些人都比崔浩的功績要強!他有什麼資格和前面那幫人並列?
不管這是不是劉義真的故意捧殺,反正劉宋的文臣武將對於崔浩的重視和敵意都已經填滿了!
在某些武將眼中,活捉或者弄死崔浩比干掉拓跋燾都來的痛快也不一定……
裴方明雖然沒那麼極端的想法,但對於崔浩的忌憚也是非比尋常,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壞訊息是崔浩沒有派人來向古弼問罪。”
“但好訊息是崔浩也沒有派人來安撫古弼!”
安頡跟在天子身邊,顯然是學到了不少厚黑學,只不過在長安的某人肯定不會承認罷了。
“裴將軍,不如……”
安頡在裴方明耳邊一陣耳語,聽的裴方明的表情異常精彩。
“這能行嗎?”
“不試試怎麼知道?”
安頡再次露出那和長安某位劉姓大佬一模一樣的微笑:“反正如今河北已經平定,前線戰場也沒什麼壞訊息傳來,我們這邊搞出些動靜來也沒什麼。”
“失敗了,大部分就損失些錢財,但要是成功了……那可是一舉搗碎北魏國都的機會!”
裴方明猶豫再三後也是一咬牙一跺腳:“幹了!”
“我這就和蕭承之傳信,讓他配合我再進行一次佯攻。”
“至於成不成,那就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