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的建康格外的寒冷。
庾氏,滿門兩千七百一十四人以謀逆罪被誅九族。
光祿大夫範泰,被貶去南方做了廣州太守。
吳郡太守徐佩之,則從一個實權太守遷為太子冼馬,明升暗降。
畢竟劉義真連太子都沒有,東宮班子更是連影子都沒有,能有什麼權柄?
除此之外, 還有受到波及的百餘名官員都捲入其中,一時間建康官場人人自危。
但這只是表象。
真正的官場巨頭此刻都集中在建康宮中準備即將到來的盛事——
大朝會!
《周禮·春官·大宗伯》載:“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這, 便是天子受諸侯朝會的解釋。
現在沒了西周八百諸侯,大朝會則是施行漢代叔孫通制定的那套,由天子接受百官朝見。
後來在漢武帝改易正朔後,正月初一的大朝會更是成為了歷代王朝最重要的政治舞臺,沒有之一。
真正的大佬並沒有關注現在建康宮外那沸沸揚揚的雜事,一個庾氏,丟出去殺了就殺了。
這建康宮內,才是正菜。
劉義真此刻也不在隱藏,將自己的一種班底都帶了過來。
攜帶誅庾之威的劉義真,在這大朝會開始前終於是露出自己的獠牙。
以前劉裕在世的時候,徐羨之、謝晦、傅亮,這三人都是坐在前列。
但這次,卻加了兩個人。
王修、王鎮惡。
在其後方也是多了一些即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王買德、高允、殷景仁、鄭獻之、劉湛、蔡廓……
這些人,都被打上了劉義真的標籤,從現在起, 這些人也將正式踏足帝國的中樞, 接手帝國最重要的權柄。
“過去這一年正是多事之秋, 太祖、孝宗駕崩。北方剛剛平定, 又有逆黨作亂。朕希望諸位能借著這大朝會,撥亂反正, 平定局勢。”
劉義真率先給這次大朝會之前的會晤定下基調。
就是要穩。
亂,朕現在已經平定了。
對內,朕剛砍了庾氏這個逆黨。
對外,朕接替了太祖、孝宗兩代人的大旗完成了北伐。
現在你們誰都別想在給朕找亂子,朕不想折騰了,就是要把這國家先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