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句話,百官跑斷腿。
徐熙雖然在濮陽做過太守,但早就辭官而去,如今在會稽山裡面當隱士。
會稽山位於會稽郡,這裡以前屬於揚州,後來被劃分為僑州。現在僑州撤銷,又與周邊的郡縣合為杭州。
朝廷命令傳達至杭州刺史這裡後, 立刻引起最高等級的重視。杭州刺史、會稽郡守、山陰縣令,層層官府大網之下,終於是撈到了徐熙的身上。
剛剛結束問診的徐熙忽聞天子徵召,心中亦是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賣身帝王家,這就是和平時代普通百姓最樸素的願望。
雖然劉宋如今立國雖然只有四年,但若從劉裕把持東晉朝政以來, 已是有了十幾年。
這十幾年在劉裕的治理下, 政治比之以前還是要清明不少。
在加上劉裕早年就是靠著平定禍及江南的孫恩、盧循之亂起家, 給這裡的百姓帶來了新的秩序與和平。這個恩,江南百姓要認。
劉義真自上位以來也是沒有折騰百姓,都是些休養生息的國策,讓江南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故此,別的地方不好說,劉氏天子在江南百姓心目中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如今承蒙天子徵召,徐熙自然是帶著自己的兒子徐秋夫欣然前往建康。
至於隱居?
什麼隱居!
別問!問就是潮流,反正絕對不是對朝廷有意見!
在各級官員的護送下,父子倆受到了自出生以來的最高禮遇。一路上無論所遇見的官吏級別有多高,來頭有多大,都對著父子倆笑臉相迎。
這個小插曲也是讓徐熙感慨道:“吾昔日辭官時只有二三刀筆小吏冷眼相送,今日卻有一眾紫綬緋袍之臣笑迎,當真是冷暖自知。”
徐熙從會稽來到建康後先為他安排了一處別院,卻是沒有急著召見他,這讓徐熙原本喜悅的心情變得忐忑。
即便這別院內的生活也是如神仙一般,不但有十餘位侍者僕人。每日的吃食更是宮中的佳餚,也不能讓徐熙安下心神。
他又不是來旅遊的, 而是奔著前程來的。
天子沒有召見他, 這讓徐熙心中忍不住產生了猜測。
古人常言“伴君如伴虎”。
天子之意歷來都如天象一般難以捉摸,往往今日還是和風細雨,明天就變成狂風驟雨。
徐熙也害怕天子是不是不在需要他,真要如此的話,幾日來的春風得意怕是都會成為一場空。
好在徐熙並沒有擔心太久。
第三日清晨,住在別院中的徐熙就被敲門聲吵醒。
開啟門一看,正是宮中侍者打扮的一夥人驅趕著馬車,到別院中來接徐熙。
徐熙興奮的進了裝飾奢華的馬車,在其中不斷平復自己的心情,開始思考自己在見到天子後應該如何應對才能給天子留下好印象。
馬車啟程,車輪滾滾。
透過身邊揚起的窗簾,建康城的繁華都湧入徐熙飛馳的眼眶當中。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
獻納雲臺表,功名良可收!
此時的徐熙自覺自己的前程就如這康莊御道一般,無比的……哎哎?這是要去哪?怎麼還下了御道呢?
谷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