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弘文殿內。
皇帝李瑁不在朝,就安排了楊玉環監國。
楊玉環坐在主位之上,身前有一道宮女臨時拉起的簾子把她和大臣們隔開。
內閣首輔李林甫和內閣次輔蕭嵩分列左右。
再遠一些則是禮部尚書楊慎矜、戶部尚書韋堅、刑部尚書王維,御史大夫周子諒,以及司禮監提督太監東廠督公魏忠賢。
周子諒在最近升官了。
原來的御史大夫因為在家偷偷吃了兩頓飯,被東廠給發現了,現在已經被抓進了昭獄之中。
所以御史大夫這個職位就由周子諒這個御史中丞替補了上去。
“不知娘娘駕臨內閣有何要事?”李林甫小聲詢問道。
楊玉環冷聲說道:“陛下在前線征戰,本宮奉命監國,不可以來看看嗎?”
“娘娘想來自是可以,只是應當提前通知一下,臣等才好提前準備!”李林甫謹慎說道。
大唐有過後宮之主稱帝的先例,李林甫在大庭廣眾之下不敢表現得太過諂媚。
“對啊,娘娘要是有什麼急事,可以差人前來召喚臣等!”蕭嵩也跟著說道。
楊玉環聞言,面露不悅之色,明白了內閣中人都不歡迎自己到來,於是沒好氣地說道:“本宮就是來看看陛下吩咐下來的事情,你們辦得怎麼樣了?別等陛下回朝之後,你們卻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李林甫即刻朝著御史大夫周子諒使了一個眼色。
面對後宮前來插手政務,在場的官員幾乎都統一了戰線。
周子諒立刻說道:“稟告娘娘,陛下安排給臣的事情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並沒有出什麼意外,無須娘娘擔心。”
刑部尚書王維緊跟著說:“刑部事務都在按照陛下規劃的方向走!”
戶部尚書韋堅也跟著說道:“糧食的問題不用擔心,按照陛下的安排,足以支撐到夏糧收穫。”
外朝幾人話裡話外的抗拒之意十分明顯,就是不想楊玉環插手具體事務。
“好!很好!本宮知道了!”楊玉環冷聲說道。
語氣中的刺骨寒意讓身邊的宮女都不由自主緊張起來。
“你呢?魏公公,你也沒有什麼事情要跟本宮說嗎?”
楊玉環見外朝的幾人都不給自己的面子,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內朝的魏忠賢身上。
“奴才稟報娘娘,臣今日來是要把東廠昨天審結的死刑案件交給內閣批覆。”
魏忠賢恭敬地說道。
楊玉環問道:“名單呢?給本宮看看是哪些人不知好歹?”
“奴才已經交給了李相手中!”魏忠賢推脫道。
楊玉環秀眉微皺,再次把目光轉到了李林甫身上,“李相,可以把名單交給本宮看看嗎?”
李林甫頓時頭大無比,只能強撐著說道:“娘娘不必心急,待臣稽核無誤後再呈報上來。”
這當然只是一句推口話。
只要李林甫不想交出來,那就可以一直在稽核中。
“好!很好!你們都很好!”
楊玉環被氣得咬牙切齒。
鼓鼓囊囊的胸脯起伏不定。
要不是有個簾子遮著,都要在弘文殿內春光大洩了。
“走!回宮!”
楊玉環帶著滿肚子怒氣疾步走出了弘文殿。
她心中此時正在盤算著待會給李瑁的書信怎麼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