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蜀地進攻關中,自古以來只有漢高祖劉邦成功過。
漢初之時,陳倉道還有水路相通,所以對後勤補給的壓力不大。
但是在西漢末年之時,由於地龍翻身,山勢發生了變化,道路也就更加崎嶇了。
所以縱然諸葛武侯六出祁山依舊不能攻入長安。
李瑁就不信此時的劍南節度使能比諸葛武侯還厲害!
“吾皇聖明!”
群臣對此項任命自然也不會有意見。
就算是李林甫這等不學無術之人,也知道散關的位置非常安全,完全不需要擔心。
就算是暫時破了,敵人也不會有多少部隊進到關中。
李瑁繼續看向地圖。
還剩下武關和蕭關沒有大將坐鎮。
武關倒是不用擔心。
南方承平日久,除了遠在天邊的嶺南節度使之外,李隆基幾乎沒有可以動用的野戰兵力。
自己只需要派遣一個稍微有點能力之人,再安排一個監軍就行了。
“這樣吧,朕打算把哥舒翰派遣到武關擔任守將,同時安排張有福前去監軍。”
在唐朝,皇帝派遣太監外出監軍是常事。
群臣對此都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也不會跳出來反對。
只是他們對哥舒翰的能力還不瞭解。
殿內官員目光交換之後,最終還是由李林甫出言問道:“陛下,哥舒翰此人從未獨自領兵,是否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人選?”
“不用,朕意已決!”李瑁見他要主動推薦領兵大將了,急忙阻止。
開玩笑,奸臣推薦的人,他怎麼敢放心使用?
不過,李瑁突然想到,之前李光弼同樣名聲不顯,群臣怎麼沒有阻止?
想到此處,他就開口問道:“李光弼之前也未獨自領過兵,你們怎麼知道他能行?”
蕭嵩搶先出言,“回稟陛下,李光弼出自柳城李氏,雖然出身契丹,但他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部族首領,累官至朔方節度副使,並受封為薊國公,以驍勇善戰聞名,最終在攻打突厥時戰死。”
“朕沒想到李光弼還是忠臣猛將之後!”
李瑁頓時就明白了大臣們的意思。
那就是龍生龍、鳳生鳳,猛將的兒子就天生會打仗。
就和趙國那些士大夫認為趙括能打勝仗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