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此人。
李瑁並無印象,只是從接收到的記憶中知道此人是李隆基的親信,也是李承乾之孫。
但是,對於李適之居然敢出言打斷,李瑁心中實在不喜。
於是冷聲說:“讓他說完。”
周子諒臉上毫無懼意。
先是朝李瑁作揖,然後就開始侃侃而談。
“臣周子諒,曾任監察御史。”
“之前,牛仙客濫登相位,於制不合。”
“臣上諫於先帝,並斥責御史大夫李適之坐觀其事,尸位素餐。”
“結果先皇年老昏聵,聽信御史大夫讒言,在朝堂上對臣施加庭杖,奪臣官職,流放瀼州。”
“張相公拔臣於微末之間,並且直言敢諫、忠耿盡職、秉公守則,實乃社稷之良臣!”
“要是陛下能召張相公回朝,就算流放臣於安西之地,臣亦無悔!”
說完之後,周子諒直接跪在了大殿中央。
李瑁聽完之後,只覺得此人是一個愣頭青。
怪不得會被李隆基流放萬里。
周子諒只是一個小小的八品監察御史,居然敢在大朝會上直斥御史大夫的過錯。
要知道御史大夫可是正三品官職,負責監督百官、整肅綱紀。
不過,這周子諒倒也不是毫無用武之地。
就憑他這股愣頭青的勁頭,負責監察百官,確實再合適不過了。
張九齡也不愧為宰相,果然有識人之明。
李瑁想到此處,就向著下方官員朗聲說道。
“周子諒,朕看你還是個人才。當監察御史實在是太浪費了,你去當御史中丞吧!”
此言一出,殿內眾官員全都是一臉不可置信。
這周子諒居然一躍之下,從八品官職升到正五品官職。
可是,剛剛皇帝缺錢找官員拿的事情,還深深的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眾官員都不敢出言相勸。
害怕皇帝缺錢的時候惦記自己。
李瑁見無人反對自己第一次提出的人事命令,心中十分高興,繼續說道。
“朕聽聞張先生身體欠佳,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經受住長途奔波?”
“要不然這樣,你先修書一封,問問張先生的身體情況。”
這其實已經是委婉地拒絕了。
皇帝要是真想讓哪位大臣擔任宰相,直接下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