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議論,李瑁絲毫沒放在心上。
任何辯解在此時都會顯得蒼白。
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幹得事情更過分,史書上仍然褒勝於貶。
李瑁動手造反的理由可比那個老祖宗李世民充分多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牛仙客,你的老上司已經投靠於我,你應該棄暗投明了吧!”
說著的同時,李瑁一把拉出躲在陰影處的李林甫。
李林甫神色尷尬,在被冷眼逼視之下只能開口勸道:“牛仙客,李隆基已經被美色衝昏了頭腦。趕緊棄暗投明,歸於吾主的帳下聽用才是正理。”
此時,李隆基又清醒過來。
他在看到李林甫的一瞬間,雙目就泛起寒光。
“原來是你!”
“李林甫,這一切都是你搗的鬼嗎?”
“朕還在想李瑁身後的支持者是誰?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你這個小人。”
“也是!要沒有你這位當朝宰相的支援,僅憑李瑁一個小小的皇子,如何能在長安城內聚集起這麼多悍勇之士。”
“李林甫,朕自問可待你不薄!”
“開元十三年,朕就授你為御史中丞。”
“開元二十三年,朕又拜你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任命你為宰相。”
“今年,朕又提拔你為中書令。”
“李林甫,你這個小人不思肝腦塗地回報朕的信任,反而聯合皇子開始造反。”
“你對得起朕嗎?”
玄宗的一席話直接讓李林甫羞愧掩面,無力辯解。
李瑁算了算時間差不多了。
南衙禁軍應該已經在朱雀大街中段。
站在朱雀門上的人應該能看見大軍打火把所形成的長龍。
“李隆基,你腦子果然不笨。”
“如你所說,正是因為李相的支援,我才有膽子造反。”
“李相已經幫我聯絡好南衙十六衛所有中層將領。”
“抬頭看看城外吧,南衙十六衛正向著此處趕來。”
“李隆基,趕快投降吧!”
“等朕的大軍趕到,你可就沒有投降的機會了。”
李瑁在賭。
賭的就是皇宮內的訊息被完全封鎖住了。
李隆基弄不清楚南衙十六衛禁軍的情況,不敢在皇宮堅守。
李瑁現在是光腳不怕穿鞋。
每走一步都是在賭命,自然能沉得住氣。
李隆基卻不一樣。
就算南衙十六衛禁軍倒戈也不是天塌下來的大事。
按他制定的軍制,整個大唐分為十大戰區。
最精銳的兵力反而集中在戰區的長官,節度使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