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哈特的認知裡,巫師的魔法道路有兩個極致,即學院派和靈性派。
學院派總是出大師,他們從未停止向更高深的魔法道路探索,比如鄧布利多、比如尼可勒梅、比如草藥課教授波莫娜·斯普勞特。
而靈性派更崇尚自然而為,他們將自己活成了童話,魔法自然而然會選擇他們。
於是很奇妙的,靈性派的巫師總會給人一種‘他們才是真的巫師’而不是魔法師的感覺。
比如神奇動物保護學家紐特·斯卡曼德,比如占卜課教授西比爾·特里勞妮,比如這次要來辦公室的盧娜·洛夫古德。
這是一個和赫敏·格蘭傑個性完全相反的小女巫,赫敏偏向‘邏輯和理性’,而盧娜偏向‘直覺’。
走向靈性派道路的巫師總是會給人一種古怪的感覺,覺得他們是瘋瘋癲癲的巫婆或者瘋男巫,但倘若只要接受這樣的風格,會發現他們其實都很好交流。
金妮出身的韋斯萊家庭同樣是個古老巫師家族,對這樣風格的巫師是很容易接受的。
兩個女孩之間的關係很不錯。
當然,這兩個同一個村子長大的同齡小女巫,也許小時候就有很多交集呢,這方面洛哈特就不清楚了。
他只是站在自己辦公室門外角落處,目光幽幽地看著盧娜安慰面帶忐忑的金妮,兩個小姐妹互相鼓勁著走入自己的辦公室。
這兩個小女巫沒有發現,她們所走入的辦公室重疊著一本巨大的書籍,隨著她們走入,書頁合上,徹底將她們帶入到書籍裡的世界中。
洛哈特摩挲著手中的魔杖,神色閃爍,最終魔杖一甩,大步地朝辦公室大門走了過去。
“你這是要做什麼?”一道聲音突然從旁邊走廊拐角處響起。
洛哈特差點沒嚇得崩了起來,扭頭一看,赫然發現是鄧布利多,頓時鬆了口氣,不禁吐槽道,“鄧布利多教授,您都是這樣神出鬼沒的嗎?”
鄧布利多微微一笑,帶著一抹‘你懂的’的些許無奈,“我最近對學校裡發生的事情關注多了一些,察覺到強大的魔法波動,就過來看看。”
《卡羅的睡前故事童話書》這個強大魔法道具再度以陷阱的方式開啟,這顯然觸及到他有些緊繃的神經。
洛哈特瞭然,“我的‘決鬥俱樂部’準備擴招一些優秀的新人,這是一場考核。”
他臉上笑嘻嘻,心理MMP。
金妮涉及到伏地魔魂器日記本的秘密,他是一點都不希望老鄧這時候來摻和,否則再度觸發了伏地魔的詛咒,那他到時候是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洛哈特不得不驚訝地發現,如今在規避被再次咒殺這件事上,最大的阻礙竟然是鄧布利多。
你這老鄧,跟伏地魔是一派的吧?
就專門來針對我是吧?
洛哈特向來善於偽裝自己的情緒,臉上滿是從容和淡定,一點問題都看不出來,除非鄧布利多打算對他使用‘攝魂取念’,那就沒招了。
鄧布利多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說什麼。
他對於洛哈特在教學方面的能力和責任感是很認可的,這是一位不錯的教授——他有這樣的判斷。
洛哈特一直等到鄧布利多走後,這才大步朝著辦公室走了進去。
或者說,走入到童話書裡。
此刻童話書的場景跟他的辦公室簡直一模一樣,就連牆上的裂縫和裂縫前掛的康沃爾郡小精靈都有。
兩個小女巫正在接受‘洛哈特教授’的話語引導,慢慢放鬆下來了緊繃的情緒,開始講述著自己對於魔法的理解。
門口處,真正的洛哈特本來已經打算動手了,沒忍住聽了一會兒,也不禁有些驚歎。
金妮·韋斯萊是很標準的那種‘戰士’型的巫師,對戰鬥時機把握的嗅覺很敏銳,對戰鬥的本能也很強。
而盧娜是那種極為特殊的女巫,跟‘森林女巫’、特里勞妮教授這些人一樣,在某方面有著獨特的靈覺。
在神秘體系裡,靈覺感受到的畫面並非真實卻依託於真實。
比如會讓人頭腦混亂的‘騷擾虻’,這就是一種對巫師精神狀態具現化的呈現。
撒謊精可沒有辦法成為盧娜的人生伴侶,因為她總能清晰看到對方的狀態,是的,直接看到。
原著裡,盧娜提醒哈利不要站在槲寄生下面,說“它裡面經常會長蝻鉤。”
‘蝻鉤’也是一種只存在於靈覺而非真實存在的生物,這種寄生植物會從寄生的宿主身上汲取水分和營養,最終一起枯萎。
有趣的是,在巫師社會的語境裡,在槲寄生下接吻是一種代表著愛情浪漫的習俗。
這裡面的含義嘛,e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