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
魏軍兩路夾擊,南唐軍腹背受敵,進退兩難,但是不知為何,他們拼死力戰,即使魏軍將領叫喊“投降不死”,卻沒有人一人退卻投降,似乎有某種信念支撐他們。
雙方膠著,陳旭鋪開撒下的網,還是在南唐軍的頑強抵抗下,還是走了幾條漏網之魚。
數十騎脫離戰局,極速朝城門處靠近。
人群中隱隱拱衛著一名武將。
“追!”
陳旭當機立斷,令點齊親兵,追擊而去。
只見壽州西城門開啟,吊橋放下,數十騎率先絕塵而去,進入了城中。後面的魏軍遲了一步,吊橋已經開始往上升去了。
魏軍步兵翻過藩籬土牆往內徑直朝城門處攻去,陳旭所部親兵剛剛靠近城門,城頭上箭如雨下,大片地襲向了城下的魏軍。
眾人只好拍馬撤離城門處。
而後面陷入重圍的南唐士兵奉命斷後拖住魏軍的武將已在亂軍中陣亡,大敗之下,終於放下武器,舉手投降了。
“可惡!”審訊之後,這群南唐亂兵裡頭病沒有發現劉仁瞻,最後一絲僥倖破滅,陳旭忍不住嗟嘆。
南唐軍過境,陳旭所部因為事先有所準備,傷亡不是很大,但是分佈在他們臨近的鄉兵民壯,一遇到氣勢洶洶的南唐騎兵,抵抗幾番就崩潰了,在混亂中還是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還是經盤點,大批木製的攻城器械也在亂象中焚燒壞了。
攻城器械燒了就燒了,不夠還可以從八公山繼續伐木,重新趕製,不過攻城進度要緩一緩了。
人在,一切就還有東山再起之機會。
只是可惜跑了劉仁瞻,不然主將被擒,壽州城必軍心大亂,說不定就能不費一兵一卒,將之招降,完成攻城任務!
按照陳旭的設想,魏軍擊敗出城的南唐軍,並最好生擒劉仁瞻,逼開壽州城門。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李文昭的奏報已經送至滁州,皇帝已然審閱,幾日後,皇帝派來的使者來到了壽州。
陳旭不認識這名使者,但知道他的名字卻在後世如雷貫耳,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就是出自他之口。
陳旭打量了趙普一番,這算是第一次見到歷史名人了(歷史不是很好,見過歷史名人都不一定知道)覺得他和常人也沒太大差別,完全看不出來這廝以來當上了宋朝的宰相,不過現在歷史都變得這幅模樣了,他未來還能不能當上宰相還是兩說呢。
趙普和陳旭簡單地招呼了幾句,便到處轉悠,一路上走走瞧瞧,看著城下的魏軍部署。陳旭自然全程陪著,最近也沒什麼太要緊的事,掘土築坡穩步推進,不用陳旭花太多心思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