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八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臨近塗山的淮水河面。
柴克宏的船隊已經開至此處。
還沒到達壽州,在半路上,柴克宏就得到訊息說壽州城已經被攻陷了。
他不由驚歎,回顧諸將,問道:“可知是何人攻下劉公守的壽州?”
其中一名部將道:“是魏軍壽州招討使陳旭!”
柴克宏:“可是高平一戰成名的陳旭?”他打小便喜好兵書歷史,平時裡與朋友喝酒,更是喜愛縱論天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個時代資訊通訊十分不便,但像高平戰爭這種左右天下大勢的大事,自然非常引人關注,其中表現十分出彩的人,自然是為人津津樂道,名氣傳的很快。柴克宏也是從曾遊歷過中原的朋友嘴中知道的這些。
部將答道:“正是此人。”
“有機會我定要會會此人,看看他到底有幾分能耐!”柴克宏鬥志滿滿道。
有部將問道:“將軍,既然壽州已破,我等部署是否要做出調整?”
柴克宏道:“那是自然,壽州已破,咱們大夥的計劃是要做一些調整了。”
“不過壽州城破,劉公凶多吉少也!”柴克宏望著遠處縮成一線的淮水江面,久久才語。
我方大將被擒,淮西重鎮被破,實在心中不舒服,彷彿蒙上了一層陰霾。
“劉公已經盡力了。”有人道。
劉仁瞻從伍四十年,在南唐軍中享有有很高的威望。
此時,劉仁瞻堅守壽州已經歷時盡兩個月,以區區不到兩萬人馬,死死抵住敵軍三十萬人馬輪番攻城,殊為不易。
不久,一名斥候急報,在塗山附近發現魏軍大量人馬。
那名斥候道:“屬下在塗山以南發現魏軍軍營,人馬約有兩萬眾,全都是魏軍禁軍精銳,主將據說是李繼勳。”
“哈哈。”柴克宏大笑道,“壽州提前被攻破,本將早憋了一肚子氣,今日就拿李繼勳出出氣,順便給劉公報仇罷!走,咱們上岸安營紮寨去!”
說完,左右部將面面相覷,忙勸道:“將軍,魏軍勢大,且都是禁軍精銳之師,我軍兵員羸弱,恐不能敵也!”
柴克宏回顧左右,不以為意道:“諸位所言差矣,大家都是一個腦袋肩膀挑,魏軍又不是刀槍不入三頭六臂,怕他作甚。魏軍禁軍雖然是精銳,但李繼勳我知道,有勇無謀之輩爾,不值一提!”
他微微頓了頓,繼續道:“前陣子劉公率軍出城,李繼勳部卻按兵不動,其必定與壽州招討使陳旭不和。如今壽州新破,李繼勳必定急於表現,打個漂亮戰,找回面子,我軍按兵不動,等他來攻,到時候讓他吃吃苦頭!”
南唐軍遂在柴克宏令下上岸安營紮寨,營房與李繼勳部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