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大家過一會在看,今天比較忙,還沒寫完……
陳旭跟著李文昭,在前軍行營見到了目前聚集在壽州城下各路兵馬的將領,總共二十餘名,齊聚一堂。陳旭即日起便接領壽州招討使一職,到時候攻打壽州,必然會和其他將領協作行動,所以在李文昭引薦各位武將時,陳旭默默地把他們的名字以及所部兵馬軍號記下,以備後面用得上。
漸漸地陳旭對壽州的魏軍兵馬構成部分有了一定的瞭解。壽州城下號稱三十萬兵馬,光聽兵馬之盛,恐怕都要震倒一大批人。除了禁軍本部精銳,其餘兵馬中有禁軍直屬的“下兵”(即之前整頓禁軍時淘汰下來的人),地方上節鎮的鎮兵,人數最多的要數地方州縣上徵調來的民壯,稍微編制就被拉上戰場前線的。
所以在場二十餘名武將,有大半是宋州、毫州、陳州、潁州、徐州、宿州、許州、蔡州等諸州鄉兵民壯,名號繁雜,五花八門,倒是令陳旭應接不暇。
陳旭原以為自己麾下將猛將如雲、精銳無數,沒想到現實如此殘酷,到頭來,三十萬人馬中絕大部分都是甚至沒上過戰場就被徵調過來的民壯。兵馬之盛,歎為觀止,但實際上可戰之兵並沒有多少。原來,來到淮南的禁軍大部分兵力都分佈在長江北岸,攻打長江上游的泰州、泗州、海州,還有距離壽州不遠的濠州等還在南唐控制下的城池。
在壽州的禁軍本部精銳除了陳旭所率的部分虎捷軍左廂精(南下江淮,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李文昭帶走了侍衛軍不少精銳,其中包括部分虎捷軍左廂兵馬),還有就是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節度使李繼勳手下的虎捷軍左廂兩萬人馬。滿打滿算,三十萬大軍,真正精銳總共四萬。
但是四萬精銳,除了自己手下的一萬兵馬,其餘三萬人自己只怕難以指揮,別看陳旭是壽州招討使,負責攻打的壽州的戰鬥事宜,招討使有便宜行事之權,先不說侍衛親軍的最大boss李文昭(其兼任淮南都部署,光聽名號就比自己的壽州招討使高一級),就單單說李繼勳,自己頭上的上官,他不覺得自己能指揮得動自己的上級。
雖然最近自己風頭日盛,聲名鵲起,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唐末以來,戰火紛飛,驕兵悍將,武將脾氣上來了連皇帝都敢推翻,皇權旁落,更何況是久經戰事,位居高位的大將,不找你麻煩就不錯了,還想指揮調動,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