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一個個衝了上去,揮舞著手中的大刀長矛等兵器浴血奮戰,與敵廝殺,一個戰士倒下,後面的戰士接替上去,前赴後繼。
這處青泥嶺上的空地空間不大,兩軍對戰並沒有多少迂迴的範圍,所有人比較擁擠地戰在一起,此刻任何的計謀戰術都失去了顏色,只剩下堂堂正正的面對面拼殺,看誰的戰士更能打。
號角嗚咽悲鳴,似乎頌歌在哀悼一位位倒下的離開人世的生命;兵戈鏗鏘響亮,宛若音符在迎接一名名站著的存活士兵的血性!
這種面對面正面的廝殺無疑更考驗雙方將士的意志,血肉紛飛、黃沙亂起的場面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視若無睹勇於面對的。
真槍真刀的野戰拼殺是任何日常訓練都無法比擬的,真的的強軍絕不僅僅是一次次操練可以打造出來的,而是從一場場血與火、生與死的磨礪中走出來的!
訓練中的優秀不一定能夠帶到戰場上。不說戰場上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危險因素,光就說前軍萬馬奔騰呼嘯而來的場面,哪怕心理素質再強的人,也不可能不慌。一旦心理上存在慌亂,很大程度上就會導致作戰時表現大打折扣。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事,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陳旭部下的虎捷軍中的戰士大多都殺人如麻的武夫,這種程度的廝殺早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相反,蜀軍一方雖然不是剛被徵召的新徵士卒,但是沒有多少人見識過真正的戰場,實戰經驗不足。於是,勝利的天平漸漸向陳旭所在的魏軍陣營傾斜。
蜀軍將士在各部指揮使的督促喝令中死死的頂住防線,雖然陣勢一線多處險象環生,卻沒有崩潰。
但這只是暫時的,相比於魏軍計程車氣如虹,蜀軍目前在這種情況下能做到這種地步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雙方就這樣相互血拼,沒有一方選擇撤離,死死地膠著在一起,宛若兩頭煞氣沖天的猛虎互相撕咬,誰也沒有退出戰鬥,戰場上的累累屍體、散亂掉落四處的沾滿血跡的長短兵器,戰場雙方無人理會,殺機四伏,根本無暇顧及這些東西。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蜀軍一處發生一陣騷動,從上空可以看出一隊魏軍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接捅進蜀軍腹地,一頭扎進猛虎心窩,撕裂他的心肺,在它的體內一通亂攪,搗的亂七八糟,一片狼藉。
這支由魏軍小隊組成的利刃,帶隊之人不是他人,赫然是魏軍統帥陳旭。
相比於指揮排程,陳旭更喜歡戰陣廝殺,這與他個人目前的軍事素養息息相關。
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廝殺,匕首小隊其他人員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勞累,戰場廝殺不僅消耗體力,也會考驗心理素質,但反觀陳旭此刻還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樣,似乎從來沒有進入戰場一般,但是在場的其他人都清楚明白,剛剛就是衝鋒陷陣就是這位陳都使最英勇無畏、強悍如同神將了,所過之處,片甲不留!
戰場上的每個個體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是能夠相互影響的,只是人數太少時,作用全域性影響太小無法察覺,容易被忽視,一旦量多產生了質變,結果可就截然不同了,如同火山爆發一般,岩漿噴湧,無可阻擋!
隨著陳旭率令的匕首小隊步步推進,一處騷亂迅速擴大,再加上魏軍戰士奮勇爭鋒,步步緊逼,與匕首小隊,一內一外,兩面交擊,宛若地震一般,餘波向四周快速蔓延,造成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不知過了多久,蜀軍終於達到了忍耐力的臨界點,轟然崩潰!
魏軍中響起一陣歡呼叫喊聲,士氣直衝雲霄,此刻,一切辛勞艱苦早已經被拋卻至腦後,大夥趁勝而擊,追殲殘敵,多多殺敵,到時候論功行賞也能多分點。
一連串的傷亡,蜀軍處於失敗氛圍下,軍隊崩潰,密集的兵軍大陣隨之混亂起來,前後左右四面都是人在跑,前面有魏軍,大夥只能一窩蜂般往後湧,場面混亂不堪,慘不忍睹,如同鬧市的騷亂一般。
敗北的蜀軍潰兵四處奔逃,只顧得上逃出生天,滿山遍野都是潰敗計程車兵,有些急匆匆地衣甲斜了都沒有時間理會。
天空中的晚霞猶如鮮血一般殷紅,好似要從天上傾灑人間,太陽西垂,彷彿無力再起,給天空鍍上一層悽清的色彩。
西風捲起落葉,呼呼而嘯,吹打在人的身上,莫名有幾分涼意,似乎在傾訴生命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