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晉陽班師回朝,大軍在陳橋驛停了下來,文武百官及皇后出城四十里,在陳橋驛迎接皇帝陸榮。
東京來的人帶來了帶來了大量的財物、酒肉犒賞軍士,一時間陳橋驛熱鬧非凡,如同過年一般喜慶。
在皇帝決定御駕親征時因為勸阻皇帝而受到停職關押的大臣,被停職的恢復了原職,被關押的馬上被放了出來。皇帝似乎很高興,完全不計前嫌的樣子。
然後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在駐紮陳橋驛的大軍中按照功勞大小進行封賞眾將,一大批有功的將士都得到了不菲的獎賞。
大夥都很滿意。
接著,回了京城的皇帝陸榮,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召開了大朝。
第二天,正好是六月十五日,大朝,所有在京的中高階大臣都要來文德殿朝拜。
等文武大臣都陸陸續續的到了之後,這時大殿上奏起了緩慢卻莊嚴宏大的鼓樂聲,就在這鼓樂聲中,身穿袞袍皇帝陸榮才大步走了出來,所有的隨從都在他後面。
這些才能顯得出帝王的唯吾獨尊的氣度。
陸榮自太祖皇帝未稱帝時便入伍從軍,是一名武夫,他對於這些繁文縟節也所知不多。不過這些禮儀都是從古代就傳了下來的,自己又身為皇帝,在一些重要場合,遵規守禮,裝模作樣一番,也是比較必要的。
他緩步朝代表至尊帝王的寶座走去,每一步似乎恰到好處,在鼓樂聲中,群臣跪伏於地上,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人似乎已經融入了這個氛圍,配合著這一幕。
陸榮已經坐上了寶座,這時在他下側的宦官唱道:“有事啟奏!”
陸榮俯視底下的文武大臣,所有人都是一副恭敬的姿態。因為禮制的原因,大夥不能抬頭看皇帝,這是被視為無禮的,而皇帝反而能夠居高臨下地俯視觀察下面的每一個人。
他在上面聽著大臣們的稟報,目光從他們的身上掃過。
然而今天他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聽大臣們彙報工作情況的。
自高平一戰,魏帝陸榮親自督戰,洞悉了目前的禁軍的弊端和虛弱。
在大臣們都稟報完後,他開口問道:“高平一戰,我軍先敗後勝,諸位大臣說說是何緣故?”
他仔細並饒有興趣的聽著文臣武將的分析。
在大夥都說完後,他才開始說話了,對底下的大臣們說:“侍衛兵士老少參半,強壯懦弱計程車兵不分開在一起,這都是原先為了安撫人心,沒有這樣做。不能選擇。”
他頓了頓,接著說:“今年春天,朕在高平,與劉崇以及柔然軍相遇,臨敵時居然有人指揮不前的,如果不是朕親自督軍出戰,中軍恐怕潰散也不是沒有可能。”
“更何況,一百戶農戶,都不一定能供給得了一個帶甲之士!在朕看來,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應該下令一一點選,把精銳都選拔在上軍,怯弱的不適合的放在其他地方,這樣合適的時候能夠用的上,又不會白白浪費。”
“將驍勇的戰士和怯懦的放在一起,卻不分開,拿什麼去激勵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