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忻州,衛王符彥卿連夜召見諸將。
林招遠受傷比較重,已經去找郎中治療去了,所以沒有參與此次軍中商議。
而陳旭本來沒有參加此次商議得資格,但是因為得馬毅看重,不顧現在他職務低,執意帶他去見衛王。
進入行營,第一眼就看到坐在大堂上座上的一名老將。除了他,還有幾名大將模樣的武將在場,分坐左右。由此,端坐著的老將的身份就呼之欲出,衛王符彥卿。
第一眼看到衛王符彥卿,就覺得這位衛王真的很老了。
符彥卿的頭髮鬍鬚都白了,可能是由於是老年人不能太熬夜,整個人目光有些渙散,神情顯得有幾分疲憊。臉上爬滿了一些老年斑,但五官端正,骨架比較粗大,依稀可見其年輕時,也許是一個勇猛善戰的大將。
他腦海忽然閃現曹操詩中的一句“壯士暮年”。
在場除了馬毅,其餘幾個大將,陳旭都不認識。
在場的將領們都是互相認識的,像陳旭這樣得生面孔在這樣得的場合就很突兀。後這個疑問由主座上的符彥卿提了出來,他指著陳旭問道:“你是何人?”
陳旭答道:“回衛王,末將名叫陳旭。”
馬毅在一旁開口道:“衛王,此人就是在高平之戰力挫敵軍、力挽狂瀾的陳旭!”
左右的將領聽後,有幾個在小聲交談,顯然是聽過陳旭的名聲。
“哦!”符彥卿聽了,點了點頭,又接著說,“真是英雄出少年!想當年,老夫也是騎射無雙的猛將!”
讚了一句陳旭,符彥卿眼中閃過一絲追憶和感傷,年輕的時候,他也是威名遠揚,名震敵國。
陳旭聽罷,沉默無語。在來之前,馬毅也和陳旭聊過衛王的事蹟。
想當年,十幾年前,柔然大汗率大軍大舉南下,想要逼服“不聽話”的(後)晉末帝,因戰事不利,大軍決定北返時,符彥卿、杜重威等乘柔然軍北撤之機,大舉進軍幽州。柔然八萬北撤軍聞訊後,捲土重來,迫使晉軍接連退至陽城。晉軍與契丹交戰,趁狂風大作、天昏日暗之際,以萬騎之勢橫衝柔然軍,敵軍大敗,大敗而逃,勢如土崩,晉軍步騎追擊二十餘里,丟盔卸甲、馬匹鎧杖丟棄遍野。柔然大汗只得隻身而逃。
歲月是把殺豬刀!
陳旭嘆道。
韶華易逝、歲月無情,他的臉上已經看不到什麼振奮人心的東西了。
馬毅又道:“這次我們能救出林先鋒,陳郎立了大功。先是,我部派出精騎拼死解圍,但是林先鋒勇憤具發、陷入重圍。然後,我本欲再次衝陣解圍,這時陳郎就勸我待到林先鋒兵力疲敝時出動。否則,我部再三地給他解圍,恐怕後面可能會兵力耗盡,銳氣盡失,到時候全都會折損殆盡。”
“陳郎身先士卒,斬敵無算,全軍士氣高漲,衝鋒陷陣,挫敵銳氣。只是柔然軍太多,作戰勇猛,我們趕到的時候,林先鋒受了些傷。”
“不錯。”符彥卿點點頭,道:“幸好及時趕到。”
他肯定得大加讚賞道:“我認為,陳郎很能把握戰機,加之武藝超群,這才能順利營救去林先鋒,若非聽他所言,大夥可能多次解圍,導致精疲力竭,全都折損在那裡。此戰,他當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