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飛好像心有所感,緩緩的念起書來,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燕大俠這一句,可是出自《道德經》?前面還有一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張靈道可謂是博聞強識,作為一名真武弟子,通讀道德經本來就是最基礎的水準。
“正是!少俠可有其他看法?”燕南飛問道。
張靈道搖了搖頭,“我還是江湖小輩,自然沒什麼看法。只不過掌門常說,真武之道,並不在於劍招或是劍譜。”
他抬頭看了一眼燕南飛,發現他並沒有插嘴的意思,便繼續說道,“若能俯查雲海之變,仰觀天地之造化,則這尋常小童都能熟背的5000言道德經,才是我真武至高無上的心法竅要!”
“天地造化,為而不爭!好一個張夢白!”燕南飛站在原地良久,似乎在體會著這句話。
張靈道等待良久,直到他起身,這才問,“燕大俠難道有所感悟?”
燕南飛微笑,手中長劍不覺挽了個劍花,“我追尋心劍多年,今日終究是不虛此行。”他衝著張靈道點了點頭,“謝謝你帶我來看這麼美的景色,也謝謝你給我帶來了一場領悟的造化!”
張靈道搖了搖頭,“何須言謝,任何武功領悟,都是一場天地造化,這也是燕大俠你自己的造化。”
彷彿是不經意的,他又說道,“自己的路,永遠掌握在自己腳下,燕大俠你自己都說了,你叫燕南飛,燕子的燕,不是孤雁的雁!”說著他對燕南飛一擺手,拱手道,“再會!”
說完,便縱身而上,前往山海樓。倒不是他託大,而是他突然想到山海樓的藏劍閣裡,似乎有一些對於劍譜的描述,對於他現在的領悟狀態很有必要。
什麼?你問他為什麼要對燕南飛說出這麼一段莫名其妙的話?若是你讀過天涯明月刀的原著,想來就會明白這一點了。
他很久沒有用過天道系統的人物識別了,可這並不代表他不會用這個東西,自從他確定燕南飛就是那個燕南飛,曾經遇到的明月心也真的是明月心,他就對某些事情,有了屬於自己的見解。
“自己的路,永遠掌握在自己腳下?”燕南飛搖了搖頭,“還真是少年心性,不懂得江湖險惡。”
他臉上少見的露出了一絲猙獰,似乎是想到了些什麼,不過長久的江湖經歷迅速將這次猙獰掩蓋了下去,隨後他便悄然離開。
沒有人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自然也就沒有人知道,對於這句話,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到底是誰什麼。天涯不遠,燕南飛,我們江湖再見。
張靈道順著曾經上山的路,緩緩的走到另外一條路上,依舊是那幾道巨大的山門,依舊是那些熙熙攘攘的江湖人士,唯一不同的,恐怕就是這裡沒有一個端坐著等他回來的瀟湘子師兄了吧?
而山海樓,則在另外一個方向,從另外一條山路往上走,那座高大的閣樓,就是真武的藏劍閣,也就是劍譜的所在地。
這裡通常有數位弟子看守,只不過真武的劍譜大多數並不放在這裡,在這裡的多是一些劍法精要,但依舊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