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說著,本以為能年前回來的秦念卻一直到了三月底才坐上回家的列車。
越是靠近,秦念就覺得思念如滔滔洪水洶湧澎湃的席捲而來。
“慢點跑,一會摔著了,把舀子給奶奶。”
冬天悄然的過去,兩個孩子除了那場大雪有些感冒,之後一直好好的,三月一來,厚重的棉襖也就脫了下來了。
沒有了棉襖的拖累,馬上一歲的雙胞胎下地就開始跑,跑起來完全不知累的。
“奶奶奶奶!”
兩個孩子聞言,拿著舀子就一邊喊一邊給楊玉芬送舀子。
楊玉芬把剛種好的菜澆了水,提溜兩個孩子出了後院的菜園子。
“奶奶,舀,要!”
二寶不放棄的扭頭想要回去拿舀子。
“那個太大了,奶奶給你們一人做一個小的,家裡有葫蘆。”
二寶執著,不像大寶好哄,不說好,二寶能趁人不注意了去拿,那舀子在缸上,雖然水缸蓋了蓋,可是還是危險。
“好。”
二寶想了想點頭。
將兩個孩子的飯端了上來,一人手裡一個竹勺子,兩個孩子乖巧的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拿勺子吃飯。
楊玉芬從自己曬乾的葫蘆瓜裡挑選了一個出來,然後用砂紙打磨了一番,用鋸子切開成兩半。
兩個孩子一邊吃,一邊盯著自家奶奶的動作,大寶甚至已經在加快速度吃飯了。
切開,裡裡外外用磨砂紙再次打磨,確保邊緣不會傷到人,楊玉芬又用清漆給刷了一遍掛了起來晾著。
“要等漆幹了才行,不然容易壞,很快的,明天就能玩了。”
楊玉芬摸摸兩個孩子的頭,任由他們抬頭盯著葫蘆看,然後去洗碗,將孩子弄在小桌子上的飯粒掃乾淨,回頭可以餵雞。
一個冬天不怎麼出門,楊玉芬給兩個孩子做了不少小東西玩具,確定不能拿到小舀子,兩個孩子又去拿楊玉芬給做的竹輪車在院子裡玩了起來。
“奶奶,出去!”
大寶是家裡不夠玩兒了,開始嚮往院子外,而二寶雖然沒說,可是跟在哥哥身邊,意思也很明顯。
“好,等奶奶把衣服洗了曬起來就帶你們去。”
楊玉芬動作極快,都沒讓兩個孩子久等,提著一籃子帶皮花生就帶著兩孩子出門去了。
“又帶他們出來玩兒了,快來這裡坐,讓孩子們自己玩兒。”
大榕樹下邊已經有早來的人了,納鞋底的納鞋底,也有同樣剝花生的。
有楊玉芬這個好婆婆在前,劉大娘跟王大娘兩人這會也是全副身心在照顧懷孕的兒媳婦身上,幫忙照顧孩子準備各樣東西的,都沒空出門的。
雙胞胎一來,一群孩子就圍了上去,很是新奇的看著兩人手裡的竹輪推車。
那推車裡還有木鏟子,可以挖泥巴玩。
小孩子嘛,哪有不玩泥巴的,這不很快大家就玩到了一起。
楊玉芬只是偶爾抬頭看看,手裡剝著花生,時不時的跟大家聊幾句。
“筒子樓那邊的林教授一家搬走了,說是調到別的地方去了。”
“真搬了啊?咱們這多好啊,調去別的地方,難不成是犯了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