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自己能認識字的話,是不是就不要靠九叔爺爺,就能自己記賬呢?
因為趙愛民導致的記賬翻車,後面大寶再想要記賬,就不願意去找他了。
在家裡尋摸了半天,大寶最後找上了好說話的四姑姑趙玉菊。
央著趙玉菊幫他每天登記。
趙玉菊比趙愛民靠譜,但是她也只讀了小學,這麼多年過去一直不用,好多字都忘記怎麼寫了。
所以雖然趙玉菊的字比趙愛民的規整許多,但是登記的時候,還是寫的磕磕絆絆的。
“四姑腦袋笨,要是和你六姑姑一樣聰明,肯定就能認識好多字了。”
趙玉菊想了半天之後才想到那個被她忘掉的字應該怎麼寫,不由得自嘲了兩句。
“六姑很聰明嗎?”
趙大寶忽然開口。
趙玉菊點點頭,“是啊,咱們家,你六姑姑讀書最厲害了,奶奶說你六姑姑以後肯定是有大出息的人呢,說不定以後你六姑姑還能去城裡工作,不用種地啦。”
趙大寶似懂非懂的抓抓頭,心裡面有些小迷茫。
他連小學都沒上完呢,對讀書多好多少,乃至可能在城裡有工作這樣的事情完全沒概念。
不知道這會記工分,能不能順順利利不出岔子了。
趙大寶苦惱的想著。
覺得自己掙一顆糖可難了,真是好辛苦。
摘棉花是個相當折磨人的活兒,一群人從早上太陽還沒出來就下地,每個人腰上繫著個袋子或圍兜,用來裝摘下來的棉花。
棉桃邊上的枯葉子一揉就碎,貼在潔白的棉花上,是需要挑下來的。
遇到全開的棉花很方便,手指一抽,棉花就摘了,但是那些半開不開的,或者沒有完全開的,就要費勁了。
棉桃的幾瓣尖端猝不及防的時候還會戳到手,不是痛不欲生的疼,但是反反覆覆,就很鬧心。
劉春燕十八歲了,也算是一個成年勞動力了,一天棉花摘下來,心裡十分煩躁。
但是就這樣,回到家,她還不能休息,還要不停地幹活帶弟弟。
劉春燕十分厭惡現在的生活,心裡一直有個夢想,要是能逃離農村,成為城裡人不用再幹農活就好了。
當然,這話,劉春燕也沒對人說過。
只是當她對著趙衛國的時候,還是可以側面訴苦一下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把自己因為勞作而傷痕遍佈的手給趙衛國看。
舉著一雙手,眼淚嘩嘩的抽噎著:“衛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