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你們來了 少年英才,不外如是。……
不想聽也得聽。
至少其他朝代都很樂意聽下去。
尤其嬴政這裡。
漢朝對匈奴的軍事出擊, 對他而言也有參考意義。
更何況嬴政也想從中獲取更多資訊。
除此之外,天幕這話聽得倒也有趣。
【河南地,就是我國現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 如果說個大家都知道的詞,那就是其中的河套平原, 當年秦國兼併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把匈奴驅逐出了河套地區, 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 遷徙百姓充實邊縣。】
【不過後來天下大亂, 就秦漢交接那幾年, 河套地區又被匈奴給奪走了。】
聽到這裡, 嬴政不由得嘖了一聲。
【河南地很重要, 一方面因地處黃河以南,土地肥沃, 物資豐富,所以很適合發展農耕,另一方面, 匈奴佔據這裡,會使得漢軍無險可守,並且在這裡,匈奴勢力最近的地方,距離漢朝國都長安並不算遙遠,這一點更無法忽視。】
【所以如果能將其奪回來,在這一片適合農耕的土地上,漢朝完全可以將其發展起來, 並且還能防備來自於匈奴的威脅。】
【所以在發現衛青可堪大用後,漢武帝的目標更明確了——】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率五萬大軍,去進攻匈奴盤踞的河南地,不過衛青並沒有直接對距離更近的樓煩部展開攻擊,而是採用了“迂迴側擊”的戰術,西行繞到了匈奴軍的後方,而後迅速攻佔了高闕,並斬殺匈奴二千三百餘人。】
【這由此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以及樓煩王與匈奴單於王庭的聯系。】
【之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最後漢軍活捉匈奴數千人,不僅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還控制了河套地區。這一戰,縱橫兩千餘裡,衛青絕對的功不可沒。】
【於是再次立了大功的衛青,因此被封為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
其部將蘇建、張次公隨徵有功,分別被封為平陵侯、岸頭侯。】
劉徹點了點頭,他的長平侯的確能力出眾,在這一戰中居功至偉。
而且巧的是,控制了河套地區後,匈奴那邊也在這一年出現了內亂,軍臣單於竟然死了。
他兒子於單沒能鬥過自己的叔叔伊稚斜,還逃到了他們這裡,企圖藉由他大漢的力量去複國。
想到這裡,劉徹不由得嗤笑一聲。
涉安侯,這個名字倒是挺趁於單的。
不過挺可惜,這家夥沒過幾個月就死了。
至於伊稚斜那邊......
劉徹正想到這裡,結果天幕竟也說到了這裡——
【收回河套地區後的同一年冬,軍臣單於死了,不過下一任單於不是父死子繼,而是軍臣單於的弟弟伊稚斜上了位,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轉年的公元前126年以及公元前125年,伊稚斜幾次發兵攻入代郡和雁門等地,劫掠和殺掠數千人之多,如定襄,上郡,以及漢武帝在河套地區設定的朔方郡,都被匈奴分幾路軍進行了侵襲,實屬不斷挑釁的行為。】
“快記上!”
其實不用劉徹說,也一直有人在做記錄。
但顯然天幕現在說的事情,其中所提供的資訊很重要,劉徹不得不開口仔細囑咐。
同時擰著眉,對聽到的訊息很是不滿。
——可真是挑釁行為,難怪這伊稚斜能打敗於單成為新的匈奴王。
著實是可恨!
就是不知道接下來再對上匈奴,他們這邊是否還能......
【農耕文明對戰草原文明,最大的弊端就在於戰爭成本,得虧到漢武帝這裡,有前面幾代的積累,否則和匈奴打仗,可不不止是勞民傷財的問題了,但草原文明也不是沒有劣勢,對於匈奴而言,則在於人口基數少,雖然全民皆兵,但兵力還是少。】
【所以面對伊稚斜單於幾次三番的挑釁,公元前124年,漢武帝來了把大的——
命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衛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國相李蔡為輕車將軍,都隸屬於車騎將軍衛青;另有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則從右北平出兵。】
【各路漢軍一同出擊匈奴。而衛青的主力目標則是匈奴右賢王。】
【不過當時匈奴右賢王面對衛青等人的主力,並沒有將此當一回事,認為漢軍不能到達此處,便喝得沉醉,結果夜晚時分,漢軍突至,竟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只能連夜遁逃,獨自同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名精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
【之後輕騎校尉郭成等追趕了數百裡,沒有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