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來人正是鄭裕高中時期的班主任, 葉茂。
他戴著金屬邊框眼鏡,臉上已堆疊了些許皺紋,說話時總拉長音, 開口重收口輕,說完一句話便會停頓一秒有餘。
謝奇致等人詢問他對鄭裕是否還有映像,他擰著眉仔細想了好久, 直到謝奇致給他看了鄭裕高中時的寸照, 他才勉強想起一點, 模糊道:“這個孩子很努力啦, 就是讀書時期成績不太好,總是排最後幾個……等到高三,總算開竅啦, 高考考得還不錯。”
畢竟是十多年前的事, 謝奇致沒有奢望他能給很多資訊,只要能多知道一點,就能多瞭解鄭裕過去的事,或許能幫到他們找回他。
但葉茂簡單說的這句話就與謝奇致等人從資料上獲得的資訊有出入。
資料上顯示, 鄭裕高三幾次正式考試的成績都不怎麼樣,只有高考那一次, 彷彿變了個人般, 分數翻倍, 成為年級中少數幾個考上大學的人。
照葉茂的說法, 鄭裕高三開竅, 那該有開竅的表現啊, 比如考試分數慢慢上升, 待到高考時一舉題名。
難不成他就在考前一個月時間補上差距, 實現了逆襲麼?
這樣想著, 謝奇致便讓葉茂看了鄭裕記錄在冊的成績單,問他有關鄭裕高三時的事還記得什麼,特別是有關成績的,即鄭裕是如何做到考前最後一次模擬考分數僅有兩百多分的情況下,高考五百加考上一所不錯的二本院校的?
看到成績,葉茂皺眉道:“是啊,這個學生學習比較吃力。他怎麼考上大學的呢……”
謝奇致看他思索良久,仍是一臉茫然,只好不抱希望地嘗試詢問有關鄭裕高中生活的事:“鄭裕高中是什麼樣的性格呢?和誰走得近呢?他高中三年在學校有沒有做過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葉茂搖搖頭:“唉……老啦,記不住了。”
謝奇致又嘗試問了一些問題,葉茂一個都答不上來,只好轉問他對那一屆學生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
葉茂:“那一年啊……噢,就是遠山在我班上讀書那陣嘛!”
諶言喻忽然插嘴道:“這學生可以啊,這麼多年過去,葉老師還能想起他。”
葉茂慚愧地擺擺手,臉上帶著些許驕傲地回憶道:“我教書三十年了,好學生見過不少,但沒一個像遠山一般讓我記憶深刻。”
諶言喻:“哦?”
葉茂開啟話匣子:“遠山姓賈,是個十分刻苦的學生。他讀書的時候……”
宋山鳴在心裡默唸:每天早上四點起,刷題;六點早飯,邊啃饅頭邊背古詩文;中午從來不休息,以防打擾同學,主動申請到小山坡後面背書、做題;晚上更是不得了,申請一人住一間宿舍,好打著煤油燈在宿舍學習。
“……正因為他如此刻苦,人又聰明,才能保證高中三年一直名列第一啊!他畢業後,我再沒見過像他一般刻苦的學生。”
宋山鳴暗暗嘆氣,他畢業好多年了,怎麼這些老師還是那一套說辭,沒有新意。
謝奇致想聽的不是他學習多麼努力,只想知道賈遠山和鄭裕關系如何,便問道:“這位同學如此優秀,想必在班上很受歡迎吧?”
葉茂理所當然道:“不錯,同學們都打心底喜歡他。這可不是因為他成績好,而是他當了三年班長,對同學、對班級那可是盡心盡力,沒有半點馬虎。遠山的優點還不只這一個,他除了成績好、人緣好外,體育也不差!”
聽到這話,謝奇致微微斂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難也不代表沒人做得到。
賈遠山能讓葉茂記這麼久,想來真是做到方方面面都很優秀吧。
葉茂仍滔滔不絕地誇著賈遠山:“……毫不誇張地說,遠山這個班長當得比我這個班主任還負責哩!他為了同學的成績操碎了心,還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幫助同學學習。噢,我想起來了!遠山還帶過鄭裕呢!”
一聽這話,謝奇致心裡急切,面上卻不顯,不急不緩地問道:“怎麼帶?輔導他麼?”
和得意弟子有關的事,葉茂記得清楚:“高一入校不久,遠山便向我提議,以中考成績分學習小組,讓成績好的帶成績差的。高中知識與初中大不相同,他擔心同學學不走。”
“鄭裕……鄭裕中考成績似乎不錯,我只記得高一時和他搭檔的不是遠山。到了高二,大家的成績有變化,便改便了一對一幫扶物件。那會兒,遠山就帶了鄭裕,一直帶到高考前三個月。”
說到這兒,他幽幽嘆氣,很感慨地說道:“遠山一直覺得自己愧對鄭裕呢,認為自己帶了他將近兩年,他成績卻毫無起色是他沒能力。那哪是他的錯呢?學習關鍵還是看個人悟性。”
“不過鄭裕高考考得不錯,我看就是厚積薄發,終於開竅,把遠山的學習方法學到位了。”
從高二一直一對一幫扶到高考前三個月嗎?這時間可長。
謝奇致露出很感興趣的表情,詢問道:“這個賈同學不一直刻苦學習嗎?我聽你說,他時間安排的很緊湊嘛,怎麼抽出時間幫其他人呢?”
葉茂笑道:“課堂上,他們是同桌。課堂之外,他們在一棟宿舍樓。哪裡沒有時間幫呢?我還記得當年我巡寢的時候,還見到過鄭裕在遠山寢室裡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