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言情小說>謝隊今天破案了嗎> 第45章 案件二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章 案件二終 (2 / 3)

父母眼裡善良膽小的孩子卻做出瞭如此突破道德底線的事……

謝奇致不知如何描述心裡情緒,最終只能長嘆一聲。

翻開居高義的筆錄,他忽然想起萬飛。

剛開始調查這幾個學生時,撇開那三個重點中的重點不談,他心裡是更懷疑萬飛的。因為萬飛在做活動時有表現出壓抑的那一面,而居高義……直到訊問之前,他表現得都像個陽光大男孩。

居高義接受訊問時,沒怎麼抵抗就交代了。但他口中的真相卻和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裡。他認為姜璃是自願與他們發生關系,自己本不想那麼做,卻礙於情面不得不答應姜璃發起的邀約。

而姜璃的死亡……在他嘴裡,是自作自受。

謝奇致很難理解。

的確,不少案件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會撒謊,也會不自覺地用言語撇清自己的嫌疑。但很少有人,準確的說,很少有擁有他這個生活背景的人,會把錯全怪在受害者身上。

這三個人徹頭徹尾就是個魔鬼。

複盤了四個人的筆錄,還差最後一個——賈金河。

參與犯下姜璃案的這五人可以簡單地分為兩派。劉泗一人一派,賈金河及其餘四人一派。劉泗心理防線不高,沒鬥爭多久就繳械投降,把賈金河幾人供了出來。

賈金河那一派中,口供並不一致。但無論是陳時還是居高義、韋子石,他們都把賈金河排除在外了,好似他真沒對姜璃做什麼。陳時和居高義供述時還為自己開脫,韋子石就完全把罪責攬在自己身上。

如果這一派私下裡對過口供,那或許替賈金河洗清罪責是他們的共識。

不過,謝奇致更傾向於他們沒串供。因為串供很容易發現,當一群人口徑一致時,要麼他們說的是定理,要麼他們就是在隱瞞什麼。因為每個人看問題以及自身經歷都是不同的,對同一樣事物的描述和傾向也不完全相同。

而且看這些人接受訊問時的態度,不說傲慢,也談得上毫不在乎。或許他們自信自己不會被發現吧……

但若他們真沒串供……那麼陳時那三個學生竟然不約而同地把賈金河從犯罪中摘出去這一行為,就有些令人細思極恐。

還有,從姜盼晴報案到現在,在謝奇致眼裡,賈金河這個人其實始終是矛盾的。

初見賈金河時,他認為這是個富有同理心的學生,其在接受詢問時表現出來的悲傷與同情情緒不似作偽。而當他們詢問是否可以調查他家別墅的監控時,他也表現出了百分百的配合。

也就是說,偵查初期,賈金河是個再完美不過的無關人員。

他“善良”,他坦然,他“配合”,他似乎無所畏懼。

經過對劉泗的審訊,他們確定賈金河與姜璃案有不可抹去的關系,並將他帶到審訊室進行訊問。

訊問初期,他時刻表現出對姜璃遭遇的同情,又時刻否認自己和姜璃案的關系。直到屍體被發現,他才改口稱自己確實參與了處理姜璃屍體一事。

但其實那時……還沒有鐵證證明他就是兇手之一。

哪怕屍體就在別墅附近發現,也不能證明。

但是他就是很輕易地改口了。

和曾經的表現完全不同。

謝奇致曾問過劉立訊問賈金河的感受,他說:“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你問什麼,他都答,每句話都帶著情緒,表現得他就是個無辜路人似的。當你覺得他無辜時,他又好像是故意給你漏點什麼,告訴你,‘我說的都是假話,但你奈我何呢?’。和他談話會不自覺地讓你自己的情緒走向極端的憤怒,而他卻好像沒受到任何影響。”

到後面,他們收到那個檔案袋,得知真相後再去訊問賈金河時,他坦白得相當迅速。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幾乎沒怎麼抵抗就將萬月梅、陳枚案全盤托出。

為什麼……

陳時和居高義是普通家庭,而賈金河……他家是肉眼可見的富有,他本人成績也還不錯,生活方面似乎是處處順心,沒遭遇過什麼重大挫折。

那他為何會走極端,和那兩人一起犯下重案呢?

而在陳時、居高義否認自己對萬月梅做的事時,他又為何那麼坦然、主動地交代、認罪呢?

這個人真的很矛盾。

他究竟是自己說的爭取“坦白從寬”,還是接受訊問時突然悔過、真心認錯?

還是說……他蔑視法律。

謝奇致鮮少不談證據,直接以主觀的意願給嫌疑人下定論。但不知為何,蔑視二字一出現在他腦海裡,他就産生一種直覺——沒錯,就是這樣!

賈金河並不在意法律,也不在乎他們,他只是想說,就說了。

……不過,事實是不是他猜想的那樣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