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率先起身往門口走去,並拉開門,剛想對他想象中的來客說一句稍等,就看見警察證和搜查令。
“你們!”
……
訊問室。
宋朝陽與謝奇致一組,訊問熊健安;劉立和趙煒煒一組,訊問陳美。
利用資訊不對等,也就是說把可疑人員分開訊問的方式,是偵查員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不少案件中,嫌疑人互相反水,給偵查員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訊。
走完法定訊問流程後,劉立問道:“陳美,你說13日晚下班時,林虹先走的,你見她走了,不願意一個人留下,所以跟著她走,是不是這樣?”
訊問室和詢問室不同。前者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有一把固定的椅子,還有全套錄音錄影裝置。
陳美生平第一次進公安局就進了訊問室,她甚至都還搞不明白為什麼。
一聽劉立重複老問題,心裡雖然緊張,但面上卻是一副無所謂,自己根本沒罪的模樣:“我都說過了,你們還要問多少遍?”
劉立嚴肅道:“是還是不是?”
陳美表情有些不耐:“是是是!”
劉立又道:“那你再把13日晚上的事說一遍。”
陳美抿了抿嘴,流利地把曾告訴過趙煒煒的話又說了一遍:“那天我們兩個人收拾店面,她說她收拾完了,想先走。然後我想,她都走了,我留著幹嘛?所以我就跟她一起走了。我們在路上聊了會兒天,路過便利店那兒,我想到自己新買的鍋有問題,就去找老闆了。後來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劉立追問:“聊的什麼?”
陳美想也沒想的說:“就夫妻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嘛。”
劉立:“請詳細重複一遍。”
陳美看了一眼攝像頭,嘰裡咕嚕地說了一大段話。
劉立又問:“14日,我們去找你,問過你什麼問題?”
陳美愣了一下,支支吾吾的:“就那些問題唄。”
劉立:“你不記得了?”
陳美愣了一下,緊閉嘴巴沒有說話。
而另一邊,宋朝陽和謝奇致卻沒有立刻訊問熊健安,只讓他一個人呆在訊問室裡。
一到警局,謝奇致就說先等等,他要先問鄧天幾個問題。
隨即他們又去了看守所,訊問鄧天。
謝奇致眼睛一動不動地凝視著鄧天的臉,不放過他任何一個表情,陳述道:“鄧天,你的另一本詩集我們在熊健安的居處搜查到了。”
“不過不是在書房這些地方,而是垃圾袋。一個黑色的垃圾袋,裡面還裝了蘋果核、紙屑等等雜物。”
說罷,他給鄧天看了手機上的照片。
鄧天猛地掙紮,卻被牢牢束縛在凳子上。
“你騙我!”他怒吼。
此時的他不複以往每一次面對訊問時的平靜和愉悅,而是怒睜雙眼,青筋暴起,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謝奇致敲了敲桌子:“鄧天,騙你的人不是我,你心裡清楚,那個人是誰。”
“這是假的,都是假的!”鄧天搖晃著腦袋,手銬嘩嘩作響,“一定是你們放進去的!”
謝奇致平靜地說:“我們是警察。”
鄧天瞪著他,緊緊咬著腮幫子,一聲不吭。
謝奇致又和他講了相關法律法規,鼓勵他將事實全說出來。不過鄧天一直沉默不語,像是很難接受事實似的,最後,謝奇致沉聲道:“鄧天,想想你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