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喜得麒麟子。”
卻見周青臣起身長揖。
畢竟,歌功頌德是他的強項,卻見他滿臉激動道,“鈺公子乃大智慧之人啊。
老夫駑鈍,終於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鈺公子可是把朝臣重臣都噴了個遍,深入淺出,卻是在說治國大策。
赤子之心,日月可鑑。
治軍那一套,用來治家完全不可行。
同理,用打天下那一套治天下也不可行,如同用治軍的方式治家。
軍功制源於諸侯割據,獎勵耕戰,其本質為戰時秦法。
以軍功晉爵為核心的秦法,在天下一統之前,乃絕世神兵。
然,當下天下歸一,甚至無仗可打!
用軍功治天下,如同刻舟求劍。
軍功之人,乃沙場良將,卻非治世能臣啊!
鈺公子看似毫無章法的東一錘西一棒,現在完整的鋪開,便構成一副雄偉的墨染畫卷。
鈺公子的智慧,視野和高度,已遠超我等!
聖人之姿啊!”
“彩!”
儘管呼聲不是很大,但畢竟一部分已醒悟過來。
“其實也沒這麼厲害。”
嬴鈺故作謙虛矜持道,“只是大家都處於局中,鈺,也僅僅是跳出局來看局。”
“嘶,你倒是不謙虛。”
秦始皇撮著牙花子,揶揄道,“你的意思是說我等的視野和高度,遠不及你?
你卻不同,站得更高,看的更遠?”
……
“當下大秦已一統天下八年。
打天下和治天下,卻用同一套律法,無異於固步自封,墨守成規!
當年,商鞅變法,乃打破常規,銳意進取,讓我大秦強盛百年。
今朝,我大秦依然要效仿先祖,再次打破常規。
嬴鈺再次表明,依法治國是大秦的國策,現在和未來都不能變!
這一點,我與扶蘇公子的觀點一致。
秦王威嚴,不容褻瀆,不容踐踏。
依法治國的理念沒錯,但部分條款需要與時俱進,需要修正及增減。
再回到最初的三問。
首問李相燒書是否能天下歸心?
因當下秦法已不合時宜,嚴刑峻法,耕戰軍功,不僅不能治國,而且只會把大秦拖入深淵。
如果人人熟讀秦律,人人響應,舉國好戰,諸君可以想象是何等可怕的後果?只會加速大秦的分崩離析!
二問博士,儒生為何奉行分封制?
其實他們不在乎分封亦或郡縣,究其本質,有報國之心卻報國無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