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懸山,青冥劍宗。
藏劍峰,李少君的小院迎來了幾位客人,都是他的好友,其中就有林筠、許尊、曾學輝三位首席弟子。
“四位首席都到齊了,看來我這小院,今日註定冷清不了啊!”
李少君用法術沏了壺茶, 分別倒給三人,自己也倒了一杯,丟下手頭上的道藏典籍,轉頭對停在肩膀上的兩隻鳥說道:“自己玩去……”
“喲~!瞧著進展不錯啊,游魚比起我前幾年過來少了一半多,可喜可賀。”
同樣喜歡遊手好閒的曾學輝嘬了一口茶, 讚歎起來。
“呵呵~!”
李少君笑道:“這只是些上不得檯面的小手段。”
林筠一口氣喝光了杯裡的茶水, 此時把玩著茶杯微笑不語, 他們四個人是最早入門的年青一代弟子,也是關係最好的幾個人,彼此之間勝過那些手足相殘的親兄弟無數倍,有些默契不言自明,於是他聽見了心中意料的那個聲音。
許尊沒有別的壞心思,就是做事情認真,做人也認真,喜歡對事不對人,凡事都是一口唾沫一個釘,他聞言後,便說道:“食氣之法,自古有之,那時候的修士練氣,就是從吸納天地間的清氣,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靈氣開始修行。籍以達到闢除邪穢、強壯延年的目的。因此,在古籍中也將此法稱為“食氣卻谷”法,這遠古時期傳下來的法子,怎麼算是小手段。”
食氣法是道家辟穀服氣的重要修煉術, 許多道藏裡就有關於“食氣卻谷”方法的記載。遠古時期的修士認為龜、鶴、蛇、鹿等動物之所以長壽, 在於其“食少而服氣”,故有“深息以為壽”的說法。遠古至今,食氣卻谷之法沿襲不衰。
遠古時服氣法是一種金丹修煉方法,並於辟穀中使用,主要透過吸入天地間的清氣並結合存想以充實體內靈氣。
李少君此時用的小手段與“食氣法”、“胎息法”等同屬一源之分化。遠古香火神道時期,道家服氣法頗為盛行,各種形式的服氣法爭奇鬥豔,如“山人服氣法”,“曇鸞服氣法,“君房服氣法”,“神道賢者服氣法”等等。
講究的是無論何時何地,行、住、坐、臥之際,凡空腹之時,皆可服氣。
服氣日久,氣存元海,直至液化,凝聚成丹。
這是遠古時期的香火神道服氣法,但是李少君卻是直接將龍氣送給靈獸吞噬,並不結丹,而是作用於身體。
其中的奧妙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是小手段。
這裡面的道理四人心裡自然是明白的……
曾學輝一口老槽憋在心裡,不吐不快,正要爭辯時,就聽見那位很會找時機的大師兄林筠開口了。
“啊哈哈……許師弟誤會了,修士食氣自然是自古有之,可利用靈獸食氣,食的還是龍氣,這就是近古時期才有,而且李師弟這手段,雖然並非用在自己身上,但……怎麼說才好呢?”
“呵呵……”李少君笑道:“說到底,還不就是走了捷徑的小手段,上不得檯面,比起當年那位以力破開天門的東華宗劍仙相比較,我這手段豈非就是上不得檯面。”
見李少君一句話將事情揭過,許尊吶吶無言,因為這話的確有道理。
“據說,那幾位劍仙,最近很是風光啊~!”
曾學輝見場面冷淡下來,開始找起了話題。
“不知師弟說的是大還是小?”林筠笑著調侃道。
最近百年來,中原修行界有大小劍仙之分,大劍仙自然就是那幾位開了天門的,比如韓湘之流,小劍仙就是以他們青冥劍宗四大首席弟子為首的六小劍仙。
其餘兩位分別是紫元宗漁幼薇,純陽宗傅元道兩人。
漁幼薇是紫元宗下一任掌門,當今紫元宗大師姐柳道韻的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