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雀兒 (1 / 2)

李少君是個古怪的人,如何古怪呢?

若是說金丹期的修士代表修道略有小成,那麼李少君在修道略有小成之前,也就是築基練氣期的時候,他曾經和自己心愛的女子,一起在京城開過一間小店鋪。

那時候的同門師兄弟,為了打好基礎,無不是青燈古卷,一心向道。

只有他例外……

這樣的行為說好聽一點,叫做紅塵煉心,說的不那麼文雅,就叫不思進取。

李少君開的那間店鋪專賣茶葉,名字叫做‘草木春秋’。

店鋪的地址在北城,是一條橫街,也是京城的老街,萬佛寺就在那條街道的盡頭,當年鄭隱化名‘鄭大刀’去遊覽萬佛寺,還在他的小店裡坐過,喝了一杯他那時不敢叫妻子的心愛女子泡的茶,讚了一聲‘有草木春秋之氣’,他覺得這個讚譽不錯,也是師門長輩第一次誇讚他心愛的女子。

於是他將原本叫做‘惜陰齋’的牌匾換了,改成了‘草木春秋’。

當年那間店鋪不溫不火,說不上有什麼特點,只有一股子純正的老京城味兒。

因為有些店鋪是街上沒有的,一般都藏在京城縱橫八達的小巷人家。

或是每天就推著小車子,出來遊街擺攤,累了就隨意找個牆角坐著。

當時有一個每天賣豆汁兒的攤子,賣焦圈兒、馬蹄燒餅,水疙瘩絲切得細得像頭髮。

店鋪那一帶的居民好像特別愛喝豆汁兒,每天晌午,有一個人推車來賣,車上擱一個可容一擔水的木桶,木桶裡有多半桶豆汁兒。也不吆喝,到時候就來了,老太太們準備好了罈罈罐罐等著。

那時候橫街東有一家鋪子賣鞭哨、皮條、綱繩等等騾車馬車上用的各種配件。由於生活條件變好,京城那時候用大車的少了,來買的多是京城旁邊的遷城人,許多物資都是由他們用大車運送來京城。有時某些京城老人看了店堂裡掛著的挺老長的白色的皮條,兩股堅挺的竹子擰成的鞭哨,叫人有點說不出來的感動。

這是最正宗的京城味兒……

當時李少君和她的鋪子在一個高臺階上,門外有一塊小匾,寫著“草木春秋”。

這是賣什麼的呢?

許多京城本地人不明所以,會特意上了臺階走進去看了看。看完後恍然大悟,原來是專賣茶葉的,“草木春秋”用之於茶葉。大多數京城本地人都會覺得挺有意思,紛紛笑問:不知是哪位名士給寫的匾。

但也有些京城人會毫不客氣的說一句,“什麼草木春秋,明明就是一間賣茶葉的夫妻店。”

每當聽見這句話,李少君都會樂呵呵的傻笑起來。

夫妻店,多好聽的名字。

當時他們‘兩口子’扮作五十好幾的老兩口,就經營了這麼個店鋪。

每天的生活極其清簡。

她早起擻爐子,生火,燒水,出去買菜。

他掃地,擦試櫃檯,端正店鋪裡養著的盆花和金魚。

他們‘老兩口’都愛養花養魚。

魚是龍睛,一條金色,兩條透明的,她不愛什麼花名為‘紅帽子’的紅錦鯉,獨愛龍睛,或許是因為龍睛這名字裡頭帶有個龍字,蘊含的散龍之氣較之紅錦鯉更多。

魚缸不大,飄著笮草。

花四季更換。

夏天,茉莉和珠蘭;秋天,菊花;冬天,水仙和天竹果。

若是熟人來買茶葉,他會摘幾朵鮮茉莉花或一小串珠蘭和茶葉包在一起……

有些相熟的京城本地老顧客,每次買茶葉,總愛跟他聊聊,看看他的花。

花並不名貴,但養得很有精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