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二百六十四章 未來的大唐第一舞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六十四章 未來的大唐第一舞男 (1 / 2)

東谷的梯田修造事宜還在繼續,與年前不同的是莊戶們這次從家裡來時帶著的不僅有農具,更在隨身的包裹裡小心的裝上了些春莊稼的種子,年關裡那幾場大雪累積下了足夠的墒情,梯子田又是最能保溼保墒的,趕上節令到了的時候在那些已經修造好的梯子田裡撒上種子的話,也不誤了這一季的收成。

家裡的地暫時就只能丟給留守的老人和渾家了,這一年註定是誰都輕鬆不了的年頭兒。男人在這邊修田造地,順便在梯子田裡種種莊稼。家裡的女人和老人則要經管那些坡地,就這還不算完。一等春種結束之後,莊戶人家裡能頂半邊天的女人們也就得隨後動身趕往縣城邊的東谷。

到那個時候龍門奚們要返回草原,梯子田也該修的差不多了,女人們得趕去跟男人會合幫著修房子了,田在那兒家就在那兒,據年關裡回來的男人們說,等梯子田修好之後,滿龍門縣二萬多唐人百姓都得搬到東谷去住,這事兒可不敢馬虎,總得先去佔個好地方再說。

如此以來現在這坡地裡的莊稼就只能丟給家裡的老人了,哎,就連孩子也得跟著遭罪,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想以後過上好rì子眼前就不能不熬苦。其實就算男人們不說,同為莊戶人的女人及老人們誰又不明白這個道理?

東谷這邊熱火朝天,龍門縣城裡也是半點不輕鬆,自打正月底來了第一支胡人商隊之後,這些rì子裡渾似決了堤一樣,往常撒在北地各州縣的胡人商隊抽瘋似的都往這兒湧,更邪門兒的是這些商隊開始時帶來的貨物並不多,反倒是糧食以及各式工匠和架房造屋的材料倒不少,隨後,此前傳言紛紛比晉陽兩市也小不了多少的龍門大市場就這樣在縣城百姓的眼皮子底下開建起來。

拉糧食的,拉工匠的,拉造屋材料的商隊多,大牲口和人就多,不拘是牲口還是人都得吃飯,如此人頭湧湧的擠進城裡,幾乎是眨眼功夫就把城中不多的幾家酒肆給擠的滿滿當當,饒是如此還是靠著許多民居臨時開發成酒肆客棧才勉強支應過來。

大環境的變動帶動了小小龍門縣城的變動,幾乎是一夜之間城裡就多出了許多倉促改建的酒肆和大車店,而隨著城外大市場的建設正式開始,幾十年間死水微瀾的縣城裡突然多出了海量的用工機會。

東谷的梯子田修造將鄉間壯勞力吸納一空,如此以來建造大市場的用工就只能從城中想辦法,這時候兒只要你是個十五歲以上的丁男,就總能在外面熱火朝天【零點看書】的工地上找到活兒幹;不止是男人如此,只要女人們願意,外面做飯燒鍋的差事也好找,即便是身子骨不太行的老人跟著出來也能謀個守夜看場子的活兒。

人喊馬嘶牲口叫,龍門縣城周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喧囂與躁動,料峭寒意中的那股子勃勃生機隔著十里地都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雖然也有城中百姓抱怨這樣的rì子實在是太鬧騰,但大多數人卻都是欣喜的面對這種幾乎是眨眼間發生的巨大變化,不管怎麼說現如今的rì子確實比以前好過的多了,掙錢容易的多,買東西也容易的多!他們一邊享受著這種變化帶來的一切,一邊在心中湧起不可遏止的憧憬。

當眼前的喧囂與躁動最終塵埃落定的時候,腳下這座生活了幾十年的龍門縣城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外面的嘈雜喧鬧絲毫沒影響到龍門客棧最裡間的這個小跨院兒,縣尊唐成大人便正在跨院的正房中宴客。

客人一共有六位,另五位毫無例外都是跟阿史德支同樣的九姓雜胡出身,這六人不僅是九姓胡人中最大的幾家商賈,同時也是二十萬散居各處的九姓胡人的主心骨。

在經歷了一場持續近一天時間的漫長談判之後,達成交易的雙方都在等待著一場令人足夠放鬆的宴飲。

唐成此前對管平cháo的親自交代發揮了作用,這場晚宴的菜sè確實當得上琳琅滿目、豐盛異常,而配合宴飲的歌舞表演也大出六胡商的意料之外,雖然伎家們的顏sè的確算不上好,但無論她們表演的歌還是舞卻都有一股別樣吸引人的味道——純正的京師和江南的味道。這樣的味道在北地,尤其是僻遠的龍門縣可真是不容易見得到的。

坐在主位的唐成把玩著手中的酒樽,一邊閒看著教坊伎家的綠腰舞,一邊不時把目光投向站在阿史德支身後的安祿山身上。

這六位胡商帶來的隨身家人不下數十,但唯一能在宴飲中進入正堂的就只有安祿山一個,他是被唐成點名叫進的,很顯然這個小傢伙現在很興奮。

看著故作矜持的安祿山正隨著樂器的節拍微微動著手腳,唐成油然想起他的另一樣本事來。

安祿山善舞。唐朝的舞分為軟舞和健舞兩種,其下又各有分支,健舞中最出名的有三種,除了公孫大娘擅長的劍器舞之外就數從胡地傳入的胡騰與胡旋舞流行最廣,安祿山擅長的便是這胡旋之舞。當其手握三鎮節度時,每至長安必會給玄宗皇帝和貴妃娘娘跳上一回,為此不僅更博得了兩人的歡心,所獲的賞賜也著實是不老少。

看著眼前的真人,想著歷史書中的記載,這種一腳真實一腳歷史的虛幻感真的很奇妙,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孩子rì後能終結大唐盛世,誰又能想到現在看來很是單薄的他會變成後來上馬都難的大胖子,又有誰能想到就是這個走路都不斷喘氣兒的大胖子能跳得一腳漂亮的胡旋舞?

當腦海中模擬出一個大胖子跳胡旋舞的場景時,唐成忍不住笑了,恰在此時場中琵琶收聲,那伎家的一曲軟舞《綠腰》已經結束,正在福身謝禮退場。

耳聽著牙板又起,正在另一個伎家準備上場時,唐成伸出手壓了壓。

牙板驟停,唐成轉身過去看著阿史德支笑道:“適才觀賞這一曲《綠腰》舞時,本官偶見安祿山的手腳似在合節而動,上次只知此子聰慧靈動,莫非他還擅長歌舞不成?”,言至此處,唐成抬起眼神笑看著安祿山道:“本官就喜歡昂揚少年,安祿山你要真有這才藝不妨來跳上一曲給諸位尊長助助酒興,如此你可敢嗎?”。

經由阿史德支之口,另五個九姓胡的大商賈早知道唐成對安祿山別具青眼,又有剛才親自點名叫進之事益發驗證了這一點。是以此時對唐成這個突然的提議並不奇怪,只當是大人遇見自己喜歡的小孩子時不免要逗一逗。

安祿山畢竟是自己的身邊人,唐成對他施以青眼連帶著阿史德支臉上也頗有光彩,聞言呵呵笑道:“擅長二字實在說不上,不過此子自小便喜歡跳胡旋舞,兩三年裡倒也練的有三兩分模樣了”,說完這些之後他扭過頭道:“祿山,唐縣尊親自點將,你可敢嗎?”。

對於一個九姓雜胡來說,縣令的地位已經著實不低,更別說安祿山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從上次到現在,他心裡對看重於他的唐成實是充滿了好感,這種好感甚至到了感激的地步,此時既聞唐成點將,膽子本來不小的安祿山雖然未免有些心怯,卻也還是猛然一挺胸膛道:“跳的好不好不敢說,但既然是縣尊大人開了口,小人自該盡力奉承”。

在這麼個場面下安祿山能有如此對答實在是不簡單,唐成聞言撫掌哈哈大笑道:“好,果然是個有豪氣的少年,你來,若是跳得好本官必有重賞!”。

難得有一個進士出身的唐人縣令對本族少年如此喜歡看重,阿史德支等眾胡商興起之下紛紛湊趣兒給安祿山打氣,說他若是跳的好一併有賞。

安祿山親爹死的早,很小就開始跟著寡母寄居在突厥人的族群中,平rì裡聽慣了“雜種”稱呼的他何時得過這樣的看重?一時間整張臉上因充血漲的通紅,深呼吸長長吐出一口氣後,小傢伙使勁提了提褲子邁步到了房間正中的演舞毯上。

胡旋舞顧名思義是從西域傳入,舞者站在一個小圓毯子上旋轉如風,縱橫騰踏,但雙腳卻不能離開毯子半寸,既屬健舞則胡旋轉的越快越疾越好,跳的最好的舞者實能達到“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鷂轉蓬舞”的境界。

花鼓咚咚,琵琶聲聲,安祿山在演舞毯上合節舞動起來,他畢竟只是個剛過十歲的孩子,又沒經過專業的訓練,儘管已經跳的很努力也實在說不上太好,唯一可取的一點就是仗著身子靈便旋轉的快,但美感上卻欠缺了許多。

唐成一邊看著眼前的小安祿山舞蹈,一邊極力從中想象成年後的大胖子安祿山跳胡旋舞的情景,並以此作為不可對人言的自娛手段,他這邊正自樂呵的時候,就聽身邊坐著的七織猛然“咦”了一聲。

唐時舉凡宴飲必有歌伎相陪,恰好七織在指導這些教坊的歌舞伎,唐成便將她帶在了身邊,此時聽她如此,扭過臉去問道:“怎麼了?”。

“這個安……”。

“安祿山”。

“對,這個安祿山真是好一副跳健舞的根骨”,七織雙眼眨也不眨的盯著演舞毯,低聲的言語中帶著不加抑制的興奮,“你看你看,這個迴轉沉身下腰的動作實沒有多少人能做的出來,多數孩童便是在教坊中練過一年之後也沒他下的這麼低。還有……你看他舒臂揚眉時候的樣子,雖然規矩不夠,卻很能得幾分剛健的神髓。看他胡旋時候的架勢分明是沒經過特意教授指點的,沒人教授卻能有當前這樣子,這個安祿山實是有跳健舞的天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