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龍門縣衙裡資歷最老的人,那一定得是門房頭,自打十七歲上由舅舅找人把他弄進縣衙做雜役開始,直到現在年已六十八仍沒回家養老,整整五十一年的時間裡老江頭幾乎每天都要在衙門裡出出進進好幾次
五十一年的確是一段不短的歲月呀,國朝從定鼎到現在也才多少年?五十一年來老江已經記不得這個經過三次翻修的縣衙裡走馬燈似的換了多少任縣令,他的位份太低,甚至有很多任縣令連話都沒跟他說過一句。
老江記得的是五十年的歲月裡這個衙門就跟衙門外的龍門縣城一樣,除了人多點兒和奚蠻越來越強橫之外,一切都沒什麼變化。人雖然換了一茬兒又一茬兒,但懶散的總是懶散,混日子的總是混日子。就如同城裡一樣,髒的始終髒著,破的始終破著,雖然日頭一天天的升起來又落下去,但這個衙門與這個城卻像被什麼給釘死了一樣看不到半點變化。
許是遺傳的原因,老江頭在年輕的時候嘴也很碎,散衙回家之後很喜歡跟渾家叨咕些衙門裡經見的事情,但慢慢的他再回到家裡時話卻越來越少,這倒不是嘴碎的毛病改了,實在是沒什麼可了。舊聞早就反反覆覆說過好幾遍鮮事兒卻一點沒有,來來回回的都是重複老江頭自己都覺得寡淡無味沒什麼意思。
這樣的日子多少年過下來,以至於身板子同樣硬實的江家婆子都不太記得起男人年輕時的這個毛病了,但這些日子以來,老渾家實實在在又找到了年輕時新婚沒多久地感覺,死鬼男人只要一回來那張嘴可就算再也停不住了,歲數大的人都好個靜,就這樣不到三五天下來,不堪忍受的江家婆子不僅厭煩死了男人,一併連街坊們如今都唐縣尊也給恨上了。
真是個悖晦呀,坐了縣衙才多長時候就整出這麼多跟以前不一樣的動靜來,活活把老頭子瘋癲的跟春兒上要開懷的老母雞一樣,叨叨咕叨叨咕一直不聽地!說來說去,每天的話頭都離不開那個縣尊大人,都是唐大人又幹了什麼,結果縣衙裡東院兒咋地咋地,西院兒又咋地咋地,保不準龍門縣又要如何如何。
你這是不是那個唐縣令禍害人?要不是他,老頭子都快七十歲的人了怎麼會瘋魔成這樣?要說上面地列位老爺們也是,怎麼就派下這麼個人來,潑天弄地攪和的再沒個清淨日子過了。
正在江家婆子一邊納著鞋底一邊坐在榻上胡亂尋思的時候,就聽外面小門一聲響,聽了幾十年的腳步聲響起的同時,叨叨咕的聲音倒比人還先進來了,“老婆子,我跟你了不得了,唐縣尊真是了不得了,你知道下晌的時候我見著誰來請見縣尊大人了,想都想不到,讓你老婆子猜一輩子都猜不到……”。
一聽到這個,江家婆子就覺得心裡地煩躁壓不住的往上湧,還管他吃沒吃飯?吃的越多越多。腳上鞋一蹬,手上針線活計一撂,江婆子衣服都沒脫的扯過被褥放躺在了榻上,臉朝著裡牆一雙眼睛閉的死緊,任進來的老頭子怎麼推怎麼喊就是不睜眼。
用了幾十年的絕招就是好使,老頭子地聲音慢慢沒有了,再然後就聽一陣腳步聲響裡算是徹底清淨下來。
江婆子先是愜意地鬆了一口氣。聒噪了這麼多天今個兒耳根子總算不遭罪了。但隨著安靜地時間慢慢變長。她心裡先是空。後來就像有小蟲子爬一樣。生出一堆茅草亂紛紛地躺不住了。老頭子畢竟這麼大年紀了。人老了全靠一碗飯頂著。可不像壯棒小夥子走哪兒都帶著三兩糧食。餓個一半天地也渾不吝……再一個他剛才出去地時候那腳步聲也有點不對呀……
心裡長了草。婆子也就躺不住了。掀開被褥下榻後輕手輕腳地到了門口去瞅老頭子到底在幹什麼。*
這一看。江婆子還真是哭笑不得。死鬼男人端著那個子碗蹲在雞窩門口。一邊有一下沒一下地往裡面撒著子。一邊壓低了聲音嘀嘀咕咕對著裡面說個不停。“天爺爺。那個奚蠻還真是圖也卓呀……”。
看到這一幕。江婆子對老頭子是徹底無話可說了。她只盼著縣衙裡坐堂地那位唐老爺好歹能消停兩天。可千萬千萬別再整什麼大動靜了。
人算不如天算。還別說兩天。江婆子地期盼在第二天早上就落了空。以前數十年裡閒地跟死泥潭一樣地龍門縣衙從這天早晨開始就徹底瘋了—忙瘋了。
公差們所在地西院兒自不必說。跟天成軍聯絡。領他們去看劃出地山坡。清點此前收集起來地農具。安排鐵匠地活計……這些事情裡幾乎就沒一件是輕鬆地。整個院子裡你喊我叫地聲音從上衙前就已經開始響起來。到現在不僅沒半點要停歇地意思。反倒是越來越熱鬧了。進進出出地公差跟走馬燈似地按著腰刀一路小跑。尤其是那個總捕錢三疤走哪兒都有好幾個人跟在後面說事兒。看他那樣子都恨不得掄刀把自己給劈三半兒得了。
西院兒如此,東院兒這邊鬧出的動靜還大,任一個戶曹的公事房裡都看不到半個閒人,一份份此前經縣尊大人親自審定的文告定稿現在正被十份百份的謄抄
自己負責的那些一謄抄完,文吏們不等它完全乾透縣衙印信,此後再集中起來聽錄事參軍囑咐交代,這一步也走完之後,這些被選定的文吏們拎起一早收拾行禮一窩蜂的到了馬廄去挑馬,再然後就是打馬出城趕往下邊各里,其間又有忘了什麼事情又回來問詢收拾有留守的文吏進進出出統計鐵匠們人數及活計安排有胳膊夾著簿冊去給天成軍地劃地做登記你擠著我,我攆著你,這時節誰還有功夫見面打招呼什麼人人都是一身的差事,一腦門子的急促,出出進進就跟穿花蝴蝶一樣,愣是把個冷清了幾十年的龍門縣衙整出了活力四射、繁忙不堪的景象。
衙門口呈現出地這起子前所未見的繁忙景象不僅讓老江頭看的激動不已,街上路過地行人也被這陣勢搞迷糊了,真稀罕,這是出什麼事了把個衙門弄的螞蟻搬家一樣忙張成這樣?停下腳步圍看的人越來越多,議論的也越多越多,雖然大家並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卻也都知道肯定是又有了大事。
而這大事啊十有**是跟縣尊老爺有關。
…………………………………………
縣衙的繁忙就如同一塊石頭砸進了水裡,平靜的水面還看不出大動靜地時候,下面卻已是氣流橫湧,水波激盪。隨著那些個分赴各里的文吏們一一到位,城裡人還在猜測縣尊大人又要幹什麼的時候,龍門鄉下的莊戶人世界裡已經是翻了鍋。
自打今年的旱情把莊稼地裡最後一點希望都毀滅之後,這還是莊戶人陰冷世界裡的第一次大熱鬧,男人、女人、老人、壯年無一例外的都被捲了進來,每一個門戶裡都在躁動,都在議論,任是天已經冷的剮人,露天地裡地歪脖子樹下總是擁滿了人,每個人既在聽別人又迫不及待的想問,而人窩子裡的中心毫無例外都是前些日子曾被縣尊老爺請去過的務農能手和木匠們。
這事情實在是關係太大了,大到把一家人一輩子的命運都連進去了,縣令老爺讓大家到離縣城不遠地地方去修梯子田,這田不僅平平整整的保土保水,還能保保肥,除此之外,每個坡上還給修高架水車,就算不臨著河沒有這個也給安排挖存水地大塘子,以後就是旱天也不怕了。
這好不確是好!地是這次修田時的吃食是縣衙給,但修好地田卻是自己得,縣衙裡除了每十畝抽出一畝作為高架水車及其它的花費外,其餘的再沒什麼征斂都歸幹活兒的莊戶人自己。乾的越多田就越多,對於莊戶人來天下間還能有比這事情?
但越是這樣反倒越沒人敢信了,儘管加蓋著大紅印戳子的衙門文告已經白紙黑字的貼出來了,儘管衙門裡下來的文吏腿都跑斷了,嘴都說破了將這條條款款解釋的清楚無比,莊戶人心裡反倒是更沒底了,就不說那梯子田到底真的假使不好使讓人不敢相信的是——衙門裡真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那可是衙門,衙門哪!
這樣的時刻裡,前些日子被縣老爺請去過的那些人就成了最搶手的熱餑餑,幾乎每一個心裡火燒火燎著的莊戶都在找他們探問,梯子田是真的?縣令老爺又是個啥樣人話能算數不?
李農家就是這樣門庭若市起來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個讓到屋裡接待分到後來人實在太多屋裡站都站不下了,他也沒精力把說過的話一遍又一遍重複,乾脆手一揮,也不管天冷不冷反正現在這些人心熱的根本就感覺不到冷性把他們都帶到了村人日常聚集的歪脖子樹下統一說話。
看著下面本村的鄰村的聚集了一大片,看著這些人瞅著他時熱切的眼神,儘管李農已經是口乾舌燥累的不行,但面對著這樣的鄉鄰,想著那一塊塊平整的梯田,再想想前次去時縣令唐老爺所作的一切,李農身板子裡猛然又長出十分精力來。
梯子田當然是真我不僅親眼見過,而且還跟人一起親自動手修過一塊,那可真是一輩子也沒見過田土啊……一說到田土,李農就忍不住的激動,忍不住的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