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第九十四章 內亂的二龍寨降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章 內亂的二龍寨降了! (1 / 2)

倒是唐成在榻上翻騰了一會兒,腦子裡翻來翻去想著的都是家裡的新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領下賞錢,這賞錢又能有多少?蓋全磚的房子怕是不夠的,要是能有不錯的賞錢的話,興許能蓋個半磚半夯土的房子。房子用磚可以少些,但外面的院門兒一定得用大青磚接轉帽兒,老爹唐栓說過好幾回了,這樣蓋出來的大門既省料兒,看著還氣派……腦子裡翻騰著這些念頭兒,唐成慢慢的沉入了夢鄉。

唐成與張縣令是在第二天下午踏上返回鄖溪縣城路途的,張縣令已經出來好幾天了,身為一縣主官,那怕現在有些名不副實,也不能久離衙門,如今二龍寨既然找到了解決的法子,他也就該回去了。

論說趙老虎這次也該一起回來,但他自己卻不肯壞了保持二十幾年的規矩,加之張縣令也有借重他在此壓陣的意思的,因此也就沒勉強,只尋思著回衙之後從城裡找幾個好點兒的郎中派過去。

總捕張子山也沒回來,現如今的他正跟打了雞血一樣督促著那些徵調上來的壯丁在乾土木活兒,簡而言之就是徹底將二龍峰山腳兒給封死,這夥子山匪不是要做烏龜嘛,好,爺爺成全你,堵的你連烏**都別想伸出來。

這一方面固然是為了圍困的需要,畢竟幹完這個壯丁們就該遣散了,這一天天光耗糧食也不是個事兒,官倉的壓力實在太大;再說麥收雙搶很快要到了,即便是白吃不幹活。壯丁們也安不下心了。等這個高土壘建好之後,憑著公差們手中的硬胎弓和強力弩就足以居高臨下把下山地路給徹底封死。

再說這也是為以後考慮,二龍寨實在太險要,這樣的地方若不加以控制的話,下次要是再跑上去一夥子人弄個佔山為王的舊事兒出來,他張子山非得吐血不可。

跟著張縣令及唐成一起回來的有一班八個公差,名為護衛,實際是回去換班的,畢竟公差們在二龍寨下也夠慘的了。現在正好輪流回來換休。

與來時的急促不同,張縣令回去的時候明顯鎮定了不少,因此行路就沒太趕,總算讓不善騎術地唐成少遭了些罪,饒是如此,等他第二天黃昏時分回到縣城後,全身也跟散了架兒一樣。

回去好生洗了個澡,又飽飽的吃了一頓後,唐成甚至都沒怎麼跟李英紈及蘭草說話,倒頭就睡下了。這一覺睡的那個香甜

第二天早上,身上猶自感覺痠軟的唐成沒聽婦人及蘭草的勸,還是按時到了縣學,已經耽誤下不少課業了,能去就還是去吧。

隨後的日子唐成又恢復了以前的生活,但是他的心思卻不再想以前那麼寧定了,就跟張縣令一樣,他一天裡總有三四次的會想到二龍寨。

說來從張縣令到二龍寨下時,第一撥去的公差已經在寨子下呆地有近一個月了,按著一般莊戶人家買鹹鹽的習慣及頻度推斷。其實唐成他們到的時候,山上存著的鹹鹽也就該吃的差不多了。若要考慮到山匪們苦捱苦抗,興許能再抗兩個月,到那時男人們還好些,婦孺尤其是小孩兒就該扛不住了。這樣算來算去的話,七月底也就到頭了。

雖然心裡有個時間表。但不見著那夥子土匪扛不住下山。唐成心裡總有些惴惴然,雖然明知道公差們已經探查核實過了,但他還是時不時冒出個念頭,萬一他們上次買的鹽多呢……

患得患失,每個人在面臨重大事件時都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情緒,唐成也不例外。

日子就在忙碌與偶爾的患得患失間過去,直到一個多月後七月初的一個下午,當唐成正在縣衙公事房裡捧著一份朝報低頭沉思時。他渴盼已久地關於二龍寨的好訊息終於到了。

其時唐成正在看一份朝報。現下的初唐時候還遠沒有後世的邸報,不過這時節身為各道行政主官的觀察使一般都在帝都長安安排有心腹常住。目的就在於收集宮城及皇城各部寺地訊息,然後定期經兵部急腳遞傳回地方。以便地方主官把握京城地形勢。這種記載帝京皇室及皇城各部寺的手抄資訊就被稱為“朝報”,朝自然是指朝廷。

而這些朝報傳回各道之後,本道所轄各州的刺史們又會再次抄錄,直到最後傳往地方,這也是地方官瞭解朝廷動向的一個重要資訊來源。

這份最新從州里抄來的“朝報”中並沒有什麼太新鮮的內容,唐成之所以看的如此上心是因為朝報上有兩條訊息朦朦朧朧的刺激了他。

這兩條訊息一是來源於揚州市舶司,說地是自打今年開年以來因連續遭遇海上風暴及海盜劫掠,所以專走海上絲綢之路地遠洋巨舶損失巨大,江南東道最大的十家海商聯名上書市舶司,請求揚州市舶司衙門接手桐油買賣之事,以支應淮南道及江南東道造海船之用。

而另一條則是揚州大都督府上地奏本,意在彈劾並請朝廷飭令嶺南道觀察使及行軍大使通力合作,儘快剿滅以嶺南春州馮家為的海盜團伙,確保海上遠洋商路的安全。

揚州是唐朝除三都之外最為繁華的所在,素來有“揚一益二”之說,而揚州之所以如此繁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雲集著天下最豪富的海商,以及各道州最精美的大宗瓷器,絲綢等等。所以海上商路受阻對揚州的影響是致命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揚州大都督府會撕破臉皮將嶺南道軍政衙門一齊彈劾進去的原因。

但若是反過來看揚州大都督府的奏章並結合市舶司地奏本,明顯可以看出自打今年開年以來不拘是唐朝海商還是波斯海商們的海船都損失極大,這就直接刺激了對桐油的大量需求。而李英紈的鋪子就是主要做桐油生意的,而且還是本縣最大的桐油商戶。

能不能借著這個機會也撈上一筆呢?因為對桐油生意的細節並不瞭解,所以唐成對此也沒什麼確切的概念,只是記住了這兩條訊息,至於其它更多的,還是回去問問李英紈再說。

正在唐成心思都用在朝報上地時候,他這間公事房的門猛的一下兒被推開了,雜役老孫領著個一臉汗水的公差站在外面,“唐錄事。他要見張縣令”。

“老駱!”,看清來人之後,唐成“譁”的將朝報扔到一邊兒,三兩步來到了門口,“二龍寨有好訊息了?”,嘴裡問著,他已親自領著公差老駱往張縣令的公事房走去。

“二龍寨降了”,老駱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讓唐成心中的石頭徹底落了地,這是第一次他沒有叩門,就直接推開了張縣令的公事房。

房門正埋頭在書案上看著什麼的張縣令詫異地抬起頭來看了唐成一眼。但隨後他就站起了身子,目光也定在了唐成身後的老駱身上。

“趙縣尉譴我來給大人報喜,就在前天傍晚,二龍寨降了!”,將這句最重要的話說出來後,老駱側身看了看唐成,嘶啞著聲音道:“唐錄事,勞煩給杯水喝,這一路趕的太急,喉嚨都要冒煙兒了”。

等唐成倒好水再進來時。至少從表面看來張縣令臉上的表情已經恢復了平靜,老駱接過水一口氣喝乾淨之後,繼續講說二龍寨的事情。

二龍寨這次之所以會降的這麼快,起因全在於內亂,寨子裡有一戶人家今年五月份才添了個兒子,作為家裡的第一個孩子自然是心疼的不得了。本來山上山下的鬧騰跟他們沒什麼關係。畢竟官軍也打上不來,山上也是有吃有喝地不愁。

但是慢慢的隨著飯菜裡的鹹鹽越來越少,那孩子他孃的身體也越來越差,雖說沒有胃口的她為了孩子著想拼命吃著寡淡無味的飯菜,但她一向健壯地身子裡乳汁還是越來越少,到了最後幾乎就是沒有了。才一兩個月大地孩子斷了奶還能咋辦?眼瞅著兒子整天整夜的哭,身子也越來越瘦,煎熬了兩天之後。孩子的爹孃再也忍不住了。趁著半夜的功夫就想摸下山來投了官軍,誰知卻被寨主柯長明安排的人手兒給抓住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