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76 羑里、女校 (1 / 2)

[竹肋牛]速300裡/時辰,按照這種速度,李漁一天就可以趕到王屋山。

只是,理論可行,實際卻不然。

自先秦始,各諸侯國便在水陸交通必經的要道上設立關卡,名之為“關津”。

在路為關、在水為津,皆是往來濟渡必由之要處。

而過關、渡津,需要有憑證。

先秦時有“節”,取一段有節的竹子剖分為二,各取一半作為信物,即為節。

“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凡通達於天下者必有節,無節者,有幾則不達。

漢時為“傳”,“復置諸關,用傳出入”。傳,一般由木片製成,上書頒發日期、頒發官員、持節者名、過關事由等。

後漢時,又有“過所”,至關津以示之。

至“異人天降”,其數億萬,行止不定、去向各異。

許多郡國鄉縣的異人,如災荒流民一樣,強衝關隘、硬闖津樑,要往城郭、都邑乞食。

由此,過所成了廢簡、關津成了擺設,騷亂蜂起。

及後來,朝庭傳檄,郡國自整武備,彈壓亂端、賑濟乏戹。再加上,異人們自[練級點]、[月光卷軸]中尋到吃食,有了活路。局勢才漸漸安定了些。

至此,關津之事重提。

李漁行了兩日,才至河內郡蕩陰縣。

三百里路,關卡無數。有原住民所設,也有玩家們聚眾違建的。

經過其間,索要的不再是“過所”,而是錢物。

李漁得李鷸贈予了一大筆貲財,他不差這些小錢,也嫌麻煩。只要設卡收費的人不太貪婪,便都如數繳納。

不過,這世道總有些不開眼的人,就比如現在。

“剛才不是已經交過一百錢了嗎?”

李漁皺起眉頭,看向攔路的一名玩家。

玩家呵呵笑著,指著李漁牽著的[竹肋牛]說道:“咱們蕩陰縣楊縣丞家裡的牛丟了,和這頭一模一樣。你先別走,跟我們去縣裡一趟,讓楊縣丞認認牛。”

李漁搖搖頭:“牛是我從HD縣一路騎來的,前頭幾個關卡的人都見過,不是你們楊縣丞家的。我還有事,兄弟行個方便。”

“誰跟你是兄弟,”那玩家面色一肅,回頭喊了一嗓子,“哥幾個都來瞧瞧,這是不是楊縣丞的牛?”

幾個原住民守卒跑來,還沒到近前,就嚷嚷道——

“果是楊縣丞家的!”

“牽走!”

“對,牽走!”

幾人皆是膀闊腰圓、孔武有力,又個個手提刀劍。排隊過卡的人見狀,都遠遠避開。

李漁搖搖頭,問那玩家:“你們縣丞家的牛,是牡牛嗎?”

幾人一愣,都低頭往牛腹下瞧。

“不是!”玩家搖頭。

幾個原住民卻點頭:“是!”

雙方對視,頗有些不解。

李漁微微一笑:“你們先去問清牛的牡牝雄雌,再來尋牛吧。”

他牽牛欲走。

一名守卒上前,抽出長刀、攔住去路,惡聲道:“不管是牡、是牝,你這牛必須留下!”

李漁嗤笑,不再多耍,就要取來[誅妖矛]一人紮上一下,就聽身後有人高聲道:“住手!”

一原住民青年越眾而出,其人年尚舞象,身高七尺有半,相貌堂堂、氣宇軒昂。

2k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