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楊起便和孟主事寒暄幾句,雙方均是為了各自利益需要,談笑起來倒是有聲有色,甚是和善。而後孟主事便根據大掌櫃的吩咐,向楊起透露出三個月之後的拍賣會,讓他務必前來參與,並贈出邀請函,足見誠意之極。楊起從未見過拍賣會景象,故而好奇使然,便答應下來。
距離躍龍大會僅有不到半年時間,天人二宗各脈弟子紛紛湧動,蓄勢待發。至於那些自入門便閉關直至今日的精銳弟子亦然陸續出現,鬥志昂揚,想來半年之後,會是一場龍爭虎鬥,屬於國教氣鼎境界最高層次的賽事,不知今年魁首究竟花落誰家。
東缺一脈,向來以人宗之首自居,固然有些狂妄自大,但的確是深藏不露的,其門人在上一屆的躍龍大會之上,便是一舉奪得魁首。在東缺峰上一座僻靜的洞府之內,一名年紀十五六歲的少年緩緩睜開雙眼,目中如若雷霆綻放,甚是驚人。此人正是東缺擁有金雷體質的天驕王敗,是東缺後生力量的領軍人物。
王敗目光如電,如今僅是九元氣鼎境界,卻是發出令山河修士都要忌憚三分的氣息,是不可否認的強大。雙目望向洞口之處,神色自若,淡淡說道:“沉寂兩載,只怕無人記得王敗,躍龍大會,便是揚名天下之時。屆時讓家族裡的那些老頭瞧瞧,究竟誰才有資格成為王家聖子。”
無人知曉王敗究竟來歷何處,儘管東缺首座均是如此,但國教的高層能夠隱隱發現,此子背景絕非等閒。只王敗自個清楚,在國教之內,他是眾人羨慕的天之驕子,然而於家族之中,卻是隻能永遠第二。他不願居兄長之下,故而出外修行,輾轉便來到國教人宗,始終伺機迴歸。
西衝一脈,上屆有弟子獲得第三名次,雖非魁首,但自古以來,人宗四脈,便只有西衝可與東缺分庭抗禮,一爭高下。今時今日,西衝弟子積澱多年,蓄勢待發,為的就是能夠在今年的躍龍大會上奪得魁首之位,可謂志在必得,不容小覷。於西衝後山一塊青石之上,一名十五歲左右的赤發少年正在緊閉雙目,打坐調息。
此人正是西衝一脈九元氣鼎修士赤妖,號稱西衝百年之內可遇不可求的天之驕子,被首座寄予厚望,望其能挫敗東缺,奪得躍龍魁首。此時此刻,赤妖打坐甫歇,倏開雙目,眼眸之中,竟有火焰跳動,令人生畏。赤妖眼望無邊天際,面色陰冷,說道:“躍龍大會即將開始,焚天古功將會令世人大驚失色。只是,此等層次之爭,實在乏味。”
赤妖天賦異稟,能夠隨意召喚百般火焰,疑似上古強者炎王投胎轉世。三歲之時,有幸得到焚天古功心法秘笈,苦修十餘載,今日終是小有成就,實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寂靜多年,此時出關,為的便是半年之後的躍龍大會,能夠向世人展現上古炎王風采,無墮焚天古功之名,寧為此願,死而無憾。
南屈一脈,上屆躍龍大會第二名便是來自此脈,足見其內藏龍臥虎,人才濟濟。此時此刻,於一株至今存活已有五百餘載的參天古樹最高之處,一名年僅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在臥枝休眠,悠然自得。少年相貌堂堂,神采俊逸,實是極為難得的絕美男子,縱是女子佳人在前見到,怕都黯然失色。
此人正是南屈一脈氣鼎境界第一人樓鳳,身懷號令百鳥之資,令得國教高層震驚一時。且為人聰明絕頂,智謀無雙,總是能在與人過招之中尋得破綻,一舉擊敗。若說當今國教氣鼎修士有誰能與王敗、赤妖二人爭個高下,便非南屈樓鳳莫屬。不知何時,樓鳳周身竟已有成百上千的白鳥環繞飛翔,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似乎鳥語的喧譁驚醒了休眠之中的樓鳳,片刻之後,慢慢睜開稀鬆雙目,不耐說道:“只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比試罷了,本就不值得重視,你們不必擔憂。”白鳥依舊嘰喳不停,好像在傳達甚麼,許久沉吟,樓鳳終是露出一絲微笑,平淡說道:“是有點意思。”
言語甫歇,樓鳳便在白鳥搭橋之下,徐徐落在地面,輕靈飄逸,一塵不染。樓鳳忽然從腰間取出一支玉蕭,以指按住,正在吹奏。蕭韻風華,宛如天籟,飄散在南屈一脈各個角落,許久之後,一隻巨型白鳥便尋聲飛來,輕輕落在樓鳳身旁,匍匐下去。
此鳥乃是具備真靈鳳凰血脈的異獸,名為玉靈鳥,超凡脫俗,通識人性,可謂當世神禽。樓鳳輕輕撫摸玉靈鳥羽,輕聲說道:“靈兒,我們的對手可不簡單,需要好好練習才是,倘若屆時不幸敗北,只怕有辱你神禽名聲。”玉靈鳥極通人性,當下吟鳴,似是在說無所畏懼。樓鳳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多說。
樓鳳忽然把目光望向前方,只見那裡正恭恭敬敬的站著一名白衣少年,身上的衣物與樓鳳相似,想來同是南屈一脈氣鼎弟子。樓鳳立刻把目光收了回來,瞧都不瞧那名白衣少年,只邊撫摸著玉靈鳥羽邊平淡說道:“白箭,近來你的修為似乎頗有進境。”
那被喚為白箭的少年施禮說道:“承蒙樓師兄之福,師弟確在三日之前便臻至八元氣鼎。當然,與師兄相比,實是遠遠不及的。”此話倒是不虛,先且不說樓鳳修為在他之上,只說後者那等神秘莫測的神通法寶,便不是他這等普通的氣鼎弟子能夠相提並論的。
樓鳳淡淡說道:“距離躍龍大會開始的時間僅有不到半年,國教上下眾多弟子都在備戰,屆時相信會是極為精彩的較量。但是,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濫竽充數,師兄為人向來潔身自好,無有興趣與那些俗人對上比試。故而今日讓你匆匆前來,便是讓你帶著本門幾名氣鼎弟子,前去人宗其餘三脈尋人較量,好讓那些濫竽充數之輩知難而退。至於挑戰何等境界之修,相信在你心裡已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