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都是一般等價物,這是經濟學上的共識,無論是原始社會的貝殼,還是後來的金元寶,碎銀子,都是因為其原材料擁有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價值,才能夠充當貨幣。
但聰明人發明的電子貨幣對於經濟的探究比貨幣更深一層,已經開始表述交易的概念——為什麼會產生交易,就是因為對方有自己需要的東西。
如果沒有約定俗稱的一般等價物,那麼交易要以何種狀態存在?
大概有兩種狀態,一種是物物交易,也就是雙方都認同對方的東西價值等同於自己的東西,同時雙方又都需要對方的東西,便產生了物物交易。
這種狀態比貨幣誕生更早,是一般等價物交易的前置。
第二種狀態則是賒賬,在沒有貨幣的狀態下,如果手上沒有對方需要的東西,但卻極需對方的物品,那麼便可以用自己的誠信作為記錄,約定先拿到對方的物品,隨後在得到對方需要的物品後再補上。
這種狀態是一般等價物交易的後續發展。
在羅恩的記憶中,十年後的龍國已經大範圍普及這種狀態,貨幣已經變成了手機或者銀行賬戶上的一串數字,每一次消費都是數字之間的流動。
只不過,這種數字之間流動的監控權和修改權還是在國家和各家銀行手中,一旦出現某些手握重權卻又心性不達標的高層,很容易出現極度混亂。
不得不再次感慨聰明人的前瞻性——他所建立的電子貨幣將這種數字間流動的監控權和修改權全數回收,歸於系統。
如果用BT幣進行一場交易,一條字元條就代表一定數量的BT幣,當交易完成,需要支付酬勞的時候,只需要提供BT幣的字元條,便可以向對方付款,隨後字元條的隱含內容就會發生變化——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某向某某某支付X數量BT幣。
同時這條字元條會透過計算被六個區塊記載,並寫入所有下載了BT幣計算程式的電腦裡——所有加入這個程式的電腦上都會有一個賬本,記載著所有使用BT幣交易的資料,並且這條資料是不可被修改的。
即便被修改或者抹除,程式在一定時間後會自動重檢,若果發現某一個賬本與其他賬本不符,就啟動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直接將賬本替換成和多數一樣的狀態。
如果有一個國家使用BT幣作為法定貨幣,那麼這個國家不但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同時這個國家的交易都將被放在明面上,任何內部操作都是不被允許的。
可惜,沒有一個能夠正常維持的國家會這樣做——聰明人考慮到了技術層面,卻沒有考慮到人性。
事實上,在羅恩第一次瞭解到BT幣的產生機制和工作機制後,便完全對聰明人表述出來的未來景象嗤之以鼻。
沒有背書,沒有價值,就是BT幣最大的軟肋。
除非整個人類社會公共認可,併為之背書,那麼BT幣才能夠真正成為貨幣——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可以實現,但是現在絕對是幻想!
…………
“喵嗚~”
好多好多~
毛爪按著筆記本向下的方向鍵,羅恩看著面前如同瀑布般劃過的字元條,雙眼有綠色光芒閃動,這裡每一條字元條,背後都代表著五十個BT幣,在八九年後,每一個BT幣最高峰的時候價值兩萬美元。
也就是說,此刻這個小小的插在膝上型電腦上的金S頓隨身碟,在耐心等待九年後,將價值數百億美元!
但現在,它還一文不值!
大概知道自己擁有多少財富,羅恩正準備關掉筆記本,想要和手機一起放進床底下——身為一隻貓,沒有穿衣服的習慣,沒法帶手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