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說的,是武痴的故事。
武痴,是一種精神。
武,止戈也。
止,乃是“趾”,有前進行動之意。
所以,止戈乃是拿起兵器,行俠義之道。
這,就是武痴的精神。
而俠,以仁變化,有能力的“人”,積極保護弱小的人群,在“仁”之前,積極維護正義,這就是“俠”。
在仁德之前以武行俠義之事,即是“武俠”。
光與影,正與邪,是涅槃的兩面,有行使仁義的武痴誕生,就有控制邪惡的邪帝降世。
正邪不容,武痴與邪帝三度對戰,前兩次分別在天外南海與中原,殺死了邪帝兩道化體,而第三度對決則是在天命峰。
武痴與邪帝戰的驚天動地,最終武痴採取玉石俱焚之招,戰勝了邪帝,消弭了罪惡。
武痴,用自己的性命,昇華了俠義之道,並傳喻後人,追尋真正的俠義之道。
而為了追求真正的俠義之道,武痴的後人窮極一生,鑽研武痴散落在中原各地的劍招,以及記錄武痴的事蹟,但是,所有人記錄的都是劍招,所有人鑽研的都是劍武。
這真正是武痴的精神嗎?
不,有一個人認為不是。
他認為,武痴真正的心願,不是隻有武,而是最至極的俠道!
俠道者,俠刀也。
嘯引九霄伏龍起,愁披天地劍霜吟。
今朝鵬翼蓋古今,一論俠刀蜀道行!
——————
續接上回,暗夜時分,邪雲橋上,妖后妖刀再出,鬱劍須臾根基不足,難撼妖刀神威,乍然敗退!
“啊!”
一聲慘叫過後,飛淵口吐鮮紅,倒飛而去,像一張破布一樣狠狠地摔在地上,隨心不欲散落一旁,勝負判定!
妖后提著祅政刀款款走來,妖刀一指地上的飛淵道:“頑強的生命力,但,到此為止了!”
說罷,妖后妖刀高舉,正要一刀斬下飛淵首級!
“轟——”
只聞一聲巨響,妖刀猛然揮下,飛淵身上卻是驟然金光大放,一股磅礴沛然之佛氣,化作堅實佛牆,硬撼妖刀之威!
“啊!”氣勁反衝,妖后驚呼一聲,被佛華罡氣逼退!隨即,眼前竟是!
“神女遊方心不欲,涎口聽濤邂龍魚。幻海明珠悽琴瑟,何妨一劍鬱須臾!”
飛淵從地上緩緩起身,盤膝而坐,雙手合十,詩號輕吟,青春美貌的嬌顏,已然不復少女活潑,秋水明眸之中,是解脫,是透徹,更是渡世誅魔之大堅定!
“嘭——
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落陽湖,湖水蒸騰,一道璀璨金光沖天而起,直接裂天為劍,撕碎虛空,穿破空間而至!
而與此同時,在妖后身前的飛淵同樣緩緩升空,粉衣嬌軀之上飛出萬千金星光點,緩緩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