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師傅。”
“行了,又沒有外人,在家裡沒有那麼多規矩。”
“嗯!”
猴子坐了下來,然後大家就開始吃早飯,吃完早飯以後憨皮也出去了,當然,還有猴子,這下家裡面積剩下四個孩子,猴子並沒有和憨皮一起,而是騎著腳踏車去了另外一個方向。
每個人去的地方,憨皮已經交代好,這樣不會走重複路線,憨皮要去的地方就是前門這邊,如果這個時候,能在這裡買下一個地方,那以後就發了。
當然,憨皮知道這很難,因為能在這裡有房子的人,這個時候絕對不會賣,在這個年代,房子有兩種,一種是集體,比如說各個廠子提供的房子,幾年前已經收為國有。
還有一種就是有地契的房子,這個是私人住房,就算是政府也不能收,就像是憨皮家的房子,他這個房子就是有地契的那種,這是屬於他個人。
不過這這個年代,這種有地契的房子很少,可以說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不過有一個地方是例外,那就是前門這邊,這邊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私宅,都是有地契的那種。
憨皮對前門這裡也不是很清楚,就算是在前世也是一樣,這裡他也就來過幾次,甚至都沒有現在這個年代過來的次數多,所以後世這裡有什麼比較有名的地方他也不是很清楚。
“走路渴了吧,進來喝碗茶。”
憨皮來到這邊以後,就把腳踏車停在一個地方,然後是走路溜達,沒想到剛走到這邊,就被一名店小二給叫著了,讓他進去喝茶。
要說憨皮對前門什麼地方記的最清楚,那估計就是大碗茶,沒錯,就是那個靠一分錢一碗的大碗茶,後來成為一家大公司,而名字還是大碗茶。
憨皮連忙抬頭看了一眼,還真是大碗茶,沒想到自己竟然來到了這裡。
“和,進去喝碗茶。”
“好唻您請。”
就在憨皮準備進去的時候,外面的店小二喊了一聲,“茶客一位。”
憨皮笑了笑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就算是三十年後,這裡還是沒有變,還是這樣招呼客人。
茶很便宜,一分錢一碗。
大碗茶,風靡於解放時期的帝都,茶有兩種,一種是煎茶,即把茶葉投入開水直接煎熬;還有一種是特有成茶,是由大碗盛有煮好的茶加蓋上玻璃等待過路口渴的行人。
喝茶時5人一組,分得一個大茶碗。一般情況下是1分錢一碗。大碗茶文化伴隨著那個純樸的年代產生。
這麼多年過去,價格還是一分錢一碗,一點都沒有改變,不過就是這一分錢一碗的大碗茶,在後世竟然成為了一種茶文化。
倒茶的壺是一個大鐵壺,和古裝電視劇裡面的那些茶館一樣,一個長長的壺嘴,一揚就是一碗,憨皮坐下來以後,很快就有一個夥計過來,給憨皮倒了一碗。
“請慢用。”
“謝謝!”憨皮用手指敲了敲桌子。
這也是對夥計的尊重,其實憨皮那樣知道這敲桌子怎麼就是對夥計的尊重了,不過他前世和師傅一起喝過茶,每次茶博士倒茶的時候,師傅都會這樣敲幾下。
時間長了以後,憨皮也養成了這種習慣,當時他也沒有問師傅,不過憨皮知道這樣做沒錯就行啦。
看到憨皮的動作,夥計對憨皮笑了笑,然後給憨皮鞠了一個躬,這也算是回應憨皮的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