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大荒北經》又提到,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大荒東經》又提及: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
她洋洋灑灑,將她所認知的炎帝世系,一一道出。
這讓炎奴十分喜歡,縱然有很多人格記憶,但這些書卻是沒讀過的。
他自己沒讀過書,就喜歡妙寒滿腹經綸的樣子。
都說華夏萬民是炎黃子孫,但到底怎麼回事,他知之甚少。
現在才有所瞭解:“原來炎帝不是一個人啊……”
羅閻楞道:“他是人。”
妙寒斜了炎奴一眼道:“這是個世代相傳的名號,而等到黃帝出現時,應該已經是末代炎帝了……”
“黃帝與炎帝相爭,最終與麾下的應龍一起,殺了蚩尤和夸父……”
“從此天下再無其他名號的帝,獨尊一帝,故黃帝之後不繼承黃帝名號,各有其號,只稱一個‘帝’字。將帝置於名前,譬如帝顓頊、帝嚳、帝堯。”
炎奴聽明白了,最初天下分為很多個氏族,大家各過各的。
後來神農氏分出了炎帝一脈,成為共主,傳承很久。
直到末期,黃帝才出現。他橫掃天下,斷絕了炎帝傳承,建立了更大的國度,改變了制度,改變了體系。
“原來祝融、共工、后土、夸父皆為炎帝,所以夸父是最後一代?他們誤以為我是夸父?”炎奴低聲問道。
妙寒沉吟,夸父傳說是渴死的,死前一路長途跋涉,可以理解為最後一支炎帝部族,不接受黃帝的統治,經歷了漫長的遷徙,最終在異域他鄉死去。
絕然沒有哪本書說,夸父是被斬首的。
“莫非是夸父之後?有一名炎帝后裔,沒有名字流傳下來。”
“但因為他最後執念,不死不休,不願放棄世代傳承的夢想,殺回了炎帝的祖地常羊山,最後被斬首,以身殉道,故而後世就以‘刑天’之名來叫他。”
妙寒猜測著,眾人唏噓不已。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炎帝命刑天作扶犁之樂,這並不是什麼臣子,而是兒子。
至少也是一個繼承者,畢竟上古制作禮樂,是非常神聖的。
在當時的社會,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是將人們的美好生活記錄下來,慶祝豐收,頌唱萬民的耕耘,做這件事的人,身份就不一般。肯定也是一位上古聖賢,只是沒有留下名字。
“是啊……刑天與天帝爭位,這是一般人能爭的嗎?”
“根據這個判斷刑天是炎帝的下屬、大將,為炎帝報仇什麼的,這根本就不合理。”
“報仇就說報仇,為何記載為‘刑天與帝爭位’?”
“大背景是炎黃在爭,一個下屬憑什麼和天帝爭位?除非他是炎帝的繼承者。”
“只是人們不記得他的名字了,甚至黃帝已經徹底勝利了,那個無名者,沒有正式繼承‘炎帝’名號。”
“於是他選擇殉道,回到常羊山,要繼承炎帝的理想,向天命揮舞干鏚。”
“可惜炎帝的理念終究是無法實現的,最終被現實所擊敗。”
“炎帝一脈,源於常羊山,最終又終結於常羊山。”
眾人七嘴八舌,終於理清楚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