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有些異想天開,畢竟AB效應本身並不直接產生量子糾纏。
但眾所周知,電場和磁場描述了規範場區域性和微分的資訊,波函式的相位變化則體現了規範場積分和整體的資訊,矢勢引起的波函式相位變化直接導致干涉條紋的偏移。
而在量子糾纏中,相位關係也體現了糾纏粒子之間的關聯情況。
這兩者之間也許就有某種聯絡。
並且,AB效應和量子糾纏還揭示了量子系統中非局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對於後面的安排,許青舟也有想法。
AB效應展示了電磁勢在量子力學中的物理現實性,這與規範場理論中的電磁勢概念緊密相連,可以進一步探討了規範場在量子糾纏前沿領域的應用。
管理實驗室的老師是老熟人。
“有什麼需要,直接跟我提就行。”
“謝謝仲老師。”
“客氣。”
仲曉東搖了搖頭。
心中那叫一個感慨啊,上次見面,許青舟才大一,這才一年時間呢,人家都研究生了。
他在京大工作這些年,見過不少天才,但這些人在許青舟面前.似乎都不算什麼了。
四捨五入,他也算是見證到一個天才的崛起吧。
別的不說,光是和國外那些吹牛逼的時候都要硬氣一點。
不過,這小子不是專心學數學了嗎,怎麼突然跑到他們物院這邊來了?
仲曉東將許青舟帶到實驗室,例行說了些注意事項,就離開了。
許青舟換上新的白大褂,儀式感準備充足,就大步走進實驗室。
基本都是些熟悉的裝置。
MBOLab電子束干涉儀,EMF Corporation的Model 5010B可程式設計電磁鐵電源,Model SR570低噪聲電流前置放大器。
“開始幹活。”
許青舟深吸了口氣,開始除錯裝置。
光是除錯裝置和測試,就用了一天半。
尤其是測試,得持續監測裝置的穩定性,特別是對於干涉儀和量子糾纏態製備與檢測裝置這樣的關鍵裝置,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穩定性測試以確保效能不會出現明顯的波動或變化。
直到4月29日,許青舟才開始正式動手實驗。
將電子束髮射源置於一端,螺線管置於相應路徑中間,觀測屏放置在另外的方向,調整電子束髮射源,使其能夠同時發射兩束電子,分別沿著路徑前進。
當螺線管通以電流時,頂點處的螢幕上會出現干涉現象,即AB效應。
接下來也不難,就利用費曼路徑積分理論,並藉助量子理論中動量表象的機率幅,對電子機率波的相移進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