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許,坐,別拘束。”老爺子很和藹。
沈苑傑笑著說道:“老師一直唸叨說想見見京大的天才,今天終於找到機會了。”
“我也一直很仰慕楚院士。”
大家簡單寒暄,同時開始點吃的。
點完,楚江峰望著許青舟,才問道:“你這邊馬上就要本科畢業了吧,我看你對物理挺上心,未來打算主攻物理?”
許青舟搖頭道:“還是想以數學為主,物理的話,只是興趣,偶爾參與一點。”
楚院士點點頭,笑著說:“這個想法不錯,數學學好,搞物理才能事半功倍。前幾天在一個數學會議上,我還和顧教授見過面,他對你可是有很大的期待啊。”
許青舟挺感謝顧志鍾教授,有個這樣為自己著想的師長也算是幸運。
“老顧的意思,數論領域,他已經沒什麼可以教你的了。”
楚院士頓了頓,沉聲道:“所以我想問問,你願不願意報我這邊的研究生?”
許青舟在來的路上大致猜到楚院士的目的,他還沒說話,楚院士已經擺了擺手,“不用著急給我答覆,你可以等自己深思熟慮之後再做決定。”
隔壁,沈苑傑心中感慨無比,曾經自己可謂是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才報到老師的研究生。
現在呢,老師親自來邀請。
不能比,不能比。不過,以許師弟的天賦,好像也值得。
許青舟認真地說道:“謝謝楚院士,我會認真考慮的。”
這次真不是藉口,研究生階段,他並不打算完全紮根數論領域,所以跟著楚院士是個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三個人聊了些數學上的問題,楚院士雖然不是主攻物理領域,但涉獵過,同時還參加過許多物理實驗的計算,對物理上的東西依然很瞭解。
比如仨人還研究了這次實驗物理模型的改進。
一頓飯氛圍相當不錯。
這只是小插曲,接下來的時間,許青舟再度恢復忙碌,沉浸在複雜的計算裡。
9月18日,週日。
在最後一個輪休日,許青舟把自己的研究報告送到了楊院士的桌上。
望著桌上的u盤,楊院士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確認道:“你說,你透過資料,驗證了希格斯粒子與頂夸克對的耦合存在?”
許青舟點頭說:“我在做希格斯粒子的本底事件篩選的時候,注意到本底事件內出現了一段和希格斯粒子共振峰相似的波動。”
“於是就試著研究了一下,發現這段共振峰來自頂夸克對。”
“計算過程都在報告裡邊。”
楊院士陷入沉默,就是許青舟說得太輕鬆了,試著研究一下,就驗證了標準模型中的一個重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