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晦道:“用針扎頭,腦子裡有水冒出來,把坑灌滿,我就浮出來。”
流雲不假思索問:“你腦子裡怎麼會有水?”
韜晦笑著答道:“我腦子沒進水,為何會進入你的深坑呢?”
“知道這麼兇險,還以身犯險,這不是腦袋進水了麼?”流雲反問道。
“盛世隱修以正自身,亂世除魔仗劍斬妖邪!”虞乘風聽到流雲這般說著,有些生氣了。
“還不如折返去一趟武侯城!喝喝小酒。”流雲嘰裡咕嚕地道,明不可為而又為之,這是多麼的不理智,雖然名義上正道要除魔衛道,但也不是沒有底線的呀。
“上山習道多年,盡學這些!”虞乘風怒意橫生道。
“還不是你們教的,都是些沒用的東西!”流雲也賭氣道。
“別這樣說自己。”韜晦神補刀道:“盡跟你南陽子師伯學壞了,本事沒漲,脾氣倒是不小。”
“也不知道掌門師兄怎麼帶你們的,還是以前的九華仙門收徒正統一些。”虞乘風雖是師叔但也拿流雲沒法子,自己帶他下山的只好嘆息。
“怎麼個正統法。”韜晦道。
韜晦知道師叔博才多學,乘機多討教一些,而流雲聽了有些負氣,不理他二人。
“古書記載有以前修真門派收徒傳道都十分嚴謹,一般收徒都要經過幾重程式,還要透過長時間的考驗,方可列為入室弟子,進行到最後的才是傳道。
一般來說,新收弟子三年之內幹一些粗重的活,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傳授一些基本功夫和典籍,對他進行毅力的考驗。三年期滿之後,會舉行一個儀式為他綸巾,這才成為正式弟子。
而後便要讓他下山雲遊,但為師又會擔心其弟子受不了紅塵萬丈的種種誘惑而一去不復返。為此,作為師傅的會在他臨行前會贈送他幾件物品以示警戒。一是腰帶,三尺紅綾,鎖住心猿意馬,是在暗示弟子外出途中在謹尊師訓,一路參訪,心存正道,勿犯心猿意馬。二是拂塵,其意是參訪途中,要廣結善緣,一旦被俗事所戀,當拂手離塵而去,不受所累。三是寶劍,一旦有俗事所戀,難以割捨,當想起師父所贈的三尺寶劍,應當機立斷,斬斷塵緣。
一路參訪學習,三年途歸。經過了學習,三年的參訪的考驗之後,才會被師父認定是道心堅定,方可傳經受戒,傳法歸真。”
“比如像這樣的劣徒一般不會收下。”虞乘風說到了最後,又回頭看了看流雲,氣不打一處來。
流雲一聽登時不樂意了,自己師傅都不曾這幫說自己,而師叔竟然這般刁難,一時負氣就施展‘行雲不定,流水不止’電光火石之間飛入蜃林。
“真會耍性子。”後面的虞乘風、韜晦先是一愣,之後一青一灰見他這般,也急速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