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對於周悟來說,是最沒有感覺的。
轉瞬之間,一百年悄然流逝。
對於凡人來說,一百年,是五代人的出生和死去,是重逢的喜悅,亦是離別的傷感。但對於周悟來說,他只是過了一個呼吸的瞬間。
他沒有領會到春天的溫柔,夏日的酷暑,秋風的送爽,冬雪的凜冽,他在雲層之上,永遠都是一個色調,他沒有俯視人間的心思,卻又實實在在地是在俯視著人間。
這很矛盾,又很和諧。
這一百年來,周悟偶爾會用窺天神鏡看上一眼人間。
人族煉氣士和妖族煉氣士的戰爭拉開帷幕後,周悟在其中看到了很多故事。有平凡渺小的,有悲壯抗爭的,有守護的,有正義的,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或許是某一位妖族煉氣士,或者是某一位人族煉氣士。
他們在平凡中死去。
他們在抗爭中死去。
他們在悄然地死去,又在幸運地死去。
悄然的是,他們只是歷史車輪中的一粒塵埃,不會在歷史中留下任何痕跡。幸運的是,仙看到了他們最後的璀璨。
“對化神的考驗,到了!”
周悟的視線,同一時間看向人間的所有化神煉氣士。
……
京都。
神霄山。
林神霄的閉關之所,乃是靈脈匯聚最盛之上,建造出一座輝煌的宮殿。
自與師父王景一戰,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
他的傷勢,也修養好了,這一百五十年,也修煉到了化神境界。
林神霄是六十二賢之一,亦是六十二個人中,僅次於張仲,江緣的弟子,他的修煉天賦,自是無可懷疑的。
化神之後,便是返虛。
王景傳下的《妙緣煉氣真經》,只是屬於煉氣士的法門,只蘊含了煉氣士四個境界,並不涉及到仙的境界。
只有張仲的《地脈水經注》,才是真正的仙法,涉及到了合道之後的散仙境界。當時張仲得此仙緣時,周悟曾對他的期望,是下一次再見時,希望張仲能夠合道成仙。
可惜的是,張仲感惜豫州百姓,身化河流了。
不過張仲懷著踏實的想法,傳下去的《地脈水經注》,並沒有涉及到成仙方面,唯一真傳,只有宋水星得到了。
因此,林神霄並不知道,合道後面的境界,是否是什麼境界。
但當林神霄突破化神後期的那一刻,林神霄感覺到了來自天地的桎梏。
這種桎梏,給他一種直覺,他是不可能突破至返虛境界的。
天地,成為了他的囚籠。
“為什麼不能突破?”
林神霄的臉色很不好看,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能看到自己的壽元也在隨著時間流逝,若是不突破,他可能會死。
在他成為煉氣士後,壽盡這個概念,就從他的腦海中徹底驅逐出去。
煉氣士,是凡人眼中的‘仙’,‘仙’,是長生不死的,怎麼會有壽元將盡的一天呢。
什麼時候,‘仙’也要面對歲月的考驗了?
林神霄感到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