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6章 夜襲 (2 / 3)

洪承疇想著夜襲,徐應偉也正在策劃夜襲。

徐應偉正在對著地圖向崇禎講述夜襲計劃。

「聖上,白天的時候空軍就已經偵察清楚。」

「運河兩側的銃臺裡外共計有八重,東西兩岸各有四重。」

「要想保證後勤通道安全,至少

需要開啟一個寬度超過兩千步的缺口,然後在缺口留下至少一個步兵旅駐守。」

崇禎點頭表示認可。

運河防線肯定是重點。

加強留守兵力理所應當。

所以需要留一個步兵旅。

「建奴修築的銃臺防線,相鄰兩個銃臺之間的距離大多為兩百步左右,所以今天晚上至少需要奪取八十座防禦銃臺。」

崇禎問道:「這一段運河的冰面安全嗎?」

這段運河冰面是否安全,會直接影響對西岸銃臺的攻擊行動。

徐應偉道:「已經派遣斥候兵去打探了,不過未必能打探清楚,畢竟現在運河兩側全都是建奴的銃臺,每座銃臺之內還有練勇駐守,我們的斥候兵摸進去都費勁,要想在不驚動練勇的前提下鑿開冰層檢視裡邊有沒有埋火藥,幾無可能。」

「那就只能到時候隨機應變了。」崇禎點點頭又問道,「朝鮮軍安排好了嗎?」

「回聖上,朝鮮軍已經安排好了。」徐應偉道,「臣挑選了八千朝鮮軍,編成了八十支奮勇敢死隊,每支敢死隊負責一座銃臺。」

好吧,說是敢死隊,其實就是專門䠀地雷以及伏弩的。

其實,下午剛到運河邊時,明軍就向建奴的銃臺防線發起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結果發現了建奴的一個致命防禦漏洞。

那就是負責把守運河銃臺的練勇,裝備很差。

不要說燧發槍,火繩槍的數量都很少,虎蹲炮更是一門都沒有。

絕大多數練勇裝備的都是長矛及短弓,長矛通常只有鍛鐵矛頭,短弓也是用老桑木臨時製作而成,棉甲都未必射得穿。

不過,銃臺外圍壕溝裡的鐵蒺梨、伏弩以及地雷的數量卻不少。

還有就是,建奴銃臺裡的萬人敵、灰瓶以及金汁這些器具很多。

明軍那邊為了減少後勤保障壓力,武器裝備已經實現了高度的標準化,像鐵蒺梨、伏弩以及灰瓶這些,都已經被淘汰,甚至連偏廂車都被淘汰掉。

因為在兵棋推演之中發現,偏廂車已經成為了負資產。

能夠給予明軍步兵提供的保護很有限,但是限制卻很多。

意識到偏廂車已經變成累贅,崇禎就毫不猶豫的將其裁撤。

總而言之,明軍已經徹底淘汰掉灰瓶、金汁、萬人敵等原始防禦兵器,但是建奴卻反其道而行之,對這些原始防禦兵器更為倚重。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原始防禦兵器在防禦戰中確實很好用。

明軍即便已經裝備了先進得多的火器,但是在攻堅戰中也一樣會遭受到這些原始防禦兵器的殺傷,這時候就需要僕從軍充當炮灰。

之前跟隨朱慈炯到遼東的四萬朝鮮軍,兩萬人留在了遼東,剩下的兩萬人已經被崇禎調來了北直戰場,專門充當炮灰。

這也是之前就確定好了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