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特立武氏媚娘為皇后,母儀天下,表正六宮。
爾尚遠尊古道,謹守先帝之訓。
......”
冊封聖旨一出,滿堂譁然。
群臣沒有想到,他們才剛遞交奏章不久,皇上就已經決定好了皇后的人選。
若是之前,對於武媚娘稱後,他們並沒有絲毫意外。
但是最近訊息靈通之輩,誰人不知皇上終日留連賀蘭氏宮中,而如今卻如此迅速地立了武媚娘為後,如何不引人譁然?
支援武媚孃的朝臣皆心喜,紛紛高呼皇上英明神武。
宰相李勣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狡猾如狐狸的宰相,此刻滿面紅光。
當初廢王立武鬧得沸沸揚揚,諸位宰相引經據典裹挾李治讓其不敢妄動,是李勣率先站出來說:此乃陛下家事,何須問外人意見?
如今武媚娘正式稱後,他如何能不喜?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在冊立新皇后上,他委派了不少朝臣紛紛進言,要立賀蘭氏為後。
原本在他看來,李治即使不會馬上同意,也會讓立武媚娘為後這件事耽擱下來,而且李治整日在賀蘭氏宮中,賀蘭氏枕頭風使勁吹,肯定能把李治吹軟,最後冊立賀蘭氏為後。
他想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李治這麼快作出決定。
長孫無忌眸光瞥向和王義方淡然閒談的趙無疆,眼中寒芒閃爍,難道又是趙無疆?
群臣或驚訝或驚喜或驚歎,唯獨趙無疆是淡然的模樣,沒有絲毫意外的神色掛在臉上。
昨日幕僚派遣襲殺趙無疆的死士,無一人歸來,想來是失敗了。
三名超凡境界的強者,培養起來何其費時費力費錢,得到訊息的長孫無忌都險些肉痛。
如今再次看到趙無疆那成竹在胸的模樣,長孫無忌眸光中冷意愈發洶湧,你趙無疆真的是個密不透風的鐵桶嗎?難道你就沒有絲毫破綻?
早朝便是冊封,明日便是受封儀式。
群臣議論紛紛,殿前太監執鞭肅清。
又一份聖旨遞出。
殿前大太監嚥了口口水,有些緊張。
這是他宣讀聖旨以來,最驚懼的一件聖旨。
往日再大的事,也是規矩之內的事,而這道聖旨卻有可能打破朝堂多年以來的平穩。
他聲音尖細,微微有些顫抖,緩緩道:
“武氏入宮多年,與朕一同厚德載天。
她曾受教於太宗,對朝政之事把握明銳,時常能夠針砭時弊。
同,朕近日感念先帝教誨,念如今泱泱大唐,歷政清明。
為保大唐繁華依舊,今朕特許武氏媚娘,與朕同朝!”
帝后同朝?滿堂不再譁然,而是驚懼。
皇上居然主動讓權出去?這......有大臣哆嗦,處於震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