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看見四方都有高手派出來,這時候輕輕一甩拂塵,開口道:“天鼎已出,上有長香五柱,以告上蒼。此次羅天會武,依舊以香為計,自中央玉皇柱分,左側第一柱為東香,應我等道教,第二柱為南香,應儒教,右側第一柱為北香,應佛教,右側第二柱為西香,應東瀛。”
原本只有三柱香,但今年多了兩柱,是因為道教很少講四,當然,很少講不代表不講。
大部分佛教喜歡說四,所謂道為單數佛為雙數,一看典故便知道了。
隨意舉例,《鍾呂傳道集》說周天有五仙,孫悟空的定海神針鐵有一萬三千五百斤,然後祭祀的老大是三清,然後又有葛洪的九字真言。
而佛教裡,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然後又有四大部洲的說法,諸天也是二十四位。
當然,兩教的共同處,對於單雙數,只不過是顛倒了主次而已,道教說單,但也用雙,譬如兩儀四象八卦,佛教說雙,但也有單,譬如佛祖悟道便是七天七夜。
只不過是主次問題罷了。
小天師道:“以長香為基,若勝第一陣,勝者則香火重換完整,若輸一陣,則香緩燃,不予以更換。”
“當中,一輸一勝者,掐滅香火半刻,再重燃起。”
他話落下,再看李鵲,道:“若引兵者,乾坤殿後自有兵器,需要哪一個,我遣人取來,只是一方用兵刃,另外一方則也要動兵,雙方以兵刃交戰半刻,隨後再棄兵用拳。”
“或者,若有對拳腳自信之人,也可以不取兵刃,赤手空拳與對手相戰,此亦可。”
這就是一種解決方案,而之所以是半刻,正是因為對於兵刃戰來說,這個時間不長不短,使兵騎者可以很好的發揮自己的絕技,而不擅長兵器者,只要能拖延半刻鐘,等到棄兵換拳,則可以重新後來居上。
一般來說,練拳的人,多少都會一點兵器,尤其是棍法,這可以說是每個練習武功的人都會走上幾招的了,即使是大路貨的招式,但沒吃過豬肉總是見過豬跑的,託個一會難道還做不到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隻能說雙方差的有點大了。
李鵲聽了,眼睛微微一亮,而此時,佛門的那個小和尚則是開口,宣了聲佛號,對小天師道:“小僧想要兩口戒刀,不知可行否?”
戒刀,乃是僧人會佩戴的一種兵器,長而狹,明晃晃,《水滸傳》中武松身上配著的兩口刀就是戒刀。
釋迦牟尼下的規矩,戒刀只斬衣物而不殺生,亦是比丘佛所持的十八物之一,也有兵器的含義。
這小和尚亦要兩口戒刀,於是高手裡面就有人嘀咕:“莫不是要學一次武頭陀?”
小天師命人前去取了,而李鵲要了一根齊眉棍,嚴教授推出去的那個小學弟想了想,要了一柄三尺鋼劍。
隨後東瀛的那位,他自己就帶著刀,所以不需要去詢問,小天師也沒有和他交談的意思。
雙戒刀明晃晃,這小和尚咧嘴笑了笑,隨後看向李鵲,行了個禮,只是雙手卻不是合十,畢竟也做不出來,而是一種殺生禮。
這所謂的殺生,就是斬衣,然而這小和尚的身上卻有一種讓人感覺恐懼的意味,李鵲眯起了眼睛,而臺下,孫長寧同樣移動了目光。
“這小子不簡單。”
王青帘開口:“小和尚殺過人的,這種血氣絕對不是天天吃素能搞出來的。”
孫長寧:“多聞佛門乃避難之地,以為人不齒,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真正含義乃是觀人身自己,我為屠刀,斬諸世濁障,此才為成佛,後人曲解要意,一如程朱理學曲解孔孟之言。”
“但想來,這小和尚殺生或許別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