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些陰沉了。
“老修行,我向你請教,為何天人一躍之後,原本從天之心便要化作抗天之行?是不是因為真丹超脫天地,成無漏之身,所以被天地不容,如此既然要繼續修行,讓天地認可,必須要抗天而走?”
孫長寧丟擲問題,老道站起身來:“你如今也已是真丹,與我相等,是一位有道真人,難道這種小問題還需要我給你驗證嗎?”
“曾經你是化勁,看不得丹路,我給你驗證前道,因為我走過了,你可以借鑑,學人者生像人者死,拿來主義要不得,但是今日你也成就真丹,為何還來問我這個問題?”
孫長寧開口:“固然我已踏足丹道,但在老修行眼中,與化勁又有何異?有些東西,非一日之功可以徹底明白,我向前人詢問,自然少走彎路,什麼該聽什麼不該聽,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這一點我還是分得清楚的。”
老道言:“你說的倒也不錯,水磨工夫,那地上的凹坑並非水滴一日可以滴穿,那些深山大湖也不是一日就隆起凹下,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就如同古代沒有造出馬車前,人人都不知道馬車是什麼樣子,但一旦造出來了,那些工匠便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麼弄得,很簡單麼。”
老道士笑了笑:“無漏之身,其實你在說出口的一剎那,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走出救苦殿,來到院子裡,對孫長寧開口:“小修行,我問你,我們這些道士僧人,在你看來,是該怎麼稱呼?”
孫長寧微微皺眉:“佛道?”
“不是。”
老道搖頭,孫長寧微微思索:“修行人?”
“也不是。”
老道搖頭:“有個詞你經常說,或許不是你,旁人也經常說,在文章中最多運用。”
孫長寧再想,眉頭微皺,然而此時,一道聲音響了起來。
“方外之人吧?”
孫長寧轉過頭去,而老道士也轉過頭去,那見到救苦殿院子的門口,小道士站在那裡,一臉懵逼的看著兩人。
“不...不是我。”
小道士擺擺手,而在救苦殿院子門口,那紅牆後面探出個腦袋,正是之前的女孩。
“老先生?”
她笑了笑,此時身邊沒有帶著其他人,就是她一人進來了。
“哦,是你這個丫頭。”
老道士看見她,頓時恍然:“好,這腦袋思維轉的快就是不一樣,你看看,方外之人,這一點就通啊。”
“嘿嘿。”
女孩似乎和老道很熟悉,此時負著手,吐了吐舌頭,與之前帶著一點傲氣的模樣全然不同,但孫長寧無心看她,只是腦海中思緒轉動,忽然靈光一閃。
“是方外之人,這四個字,要拆開看?”
孫長寧詢問老道,老道此時也收回目光,點點頭:“也是腦筋轉得快,不錯,是要分開看。”
“我再問你,這個方是什麼?”
這次話落下,孫長寧不假思索:“是天地。”
“方,天圓地方,而方外之人,這個方意是世俗人間,人間包括天與地,乾與坤,陰與陽,動與靜,超脫天地,自然不入五行。其意為天地之外,不受管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