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刀這種兵器還有種名字,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宣傳,故此被稱呼為青龍偃月刀。
而春秋刀的三十招裡,有一招套路就是叫做青龍偃月。
這一刀斬出,如同青龍昇天,龍蕩乾坤轉明月,是殺氣凜然的一刀,那《三國演義》之中,關二爺第一幕出戰,那當頭一刀劈下殺華雄於瞬息,正是展示青龍偃月威風的時候!
演義雖非正史,但是能把青龍偃月這一招數寫作春秋刀名,足以說明這一招的兇猛與厲害。
蘇紅這一招力求必中,是以自己眉心斬他人眉心,首先起刀一勢就滅對方三分威風,而後刀定又落對方三分威風,最後刀落再滅對方三分威風,如此十分氣勢只剩下一分,此刀必中。
說的玄乎,實際上就是攻心的一刀,以自己氣勢壓對方氣勢,來達到必中的目的。
孫長寧看見這一刀砍下,那手中鐵槍猛地揚起,而自己身子一躬,那大槍陡然一個龍抬頭,正打在青龍偃月這招上!
“嗡——!”
刀槍鳴顫,孫長寧眼前出現寒光,柳平一槍扎來,那槍頭狂甩,正是崆峒十二槍裡的拔草尋蛇!
又是同樣的一招,孫長寧當初對付柳平時就領教過這一招,此時被他連連擊來,頓時蹬蹬後退,那身子不斷打空翻,而大槍甩開春秋刀,點地一砸,頓時把那鋼槍架住。
拔草尋蛇就是一鼓作氣的打法,那乘著對方沒有辦法防禦而一口氣照著腳和退猛扎,讓對方無法立樁,但孫長寧用手中鐵槍一架,紮在地面一擋,頓時就把柳平的這招破了!
當初被打,如今還能在同一招上跌倒兩次不成?
這種戰況看的擂臺下諸位教頭心驚膽戰,餘教頭更是瞪大了眼睛,一眨都不眨,那氣息都屏住,生怕驚擾了這場打鬥!
他們在震驚,而柳平同樣震驚!
“我說了,別得寸進尺!”
孫長寧冷哼一聲,那步伐一踏,直接把柳平那鋼槍踹開,而正是這一刻,柳平抽身而退,看蘇紅持刀打來,手中大刀狂轉,卻又是一招不認得的刀法。
但孫長寧不認得,不代表柳平不認得,看見那刀亂轉如花,割氣如草,正是春秋刀法之中的轉花刀。
如同絞肉機一般,又似在落花島中舞刀劈花瓣,大刀雖重卻仍能生風,這一招輪轉不定,正是一招起手的刀法!
轉花刀後可以接上任何一招春秋刀,並且在出刀之前敵方是絕對看不出名堂來的。
但同樣,這招要把刀放在手中不斷的舞轉,這大刀不是鋼槍,不是對稱的兵器,並且同等材料下比鋼槍重了太多,那轉起來自然好費力道,一場比武能施個三次已經是了不得了。
畢竟對方破綻難找,萬一是個鐵龜殼般的人,這找不到破綻自己還累的半死,被對方找到了破綻一舉擊敗,那就是貽笑大方了。
蘇紅雖然勁力澎湃,但也不是這樣濫用的,她這樣施展花刀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此時看得孫長寧把大槍一抬,正施展秦王磨旗,蘇紅手中花刀一晃,突然伸出,卻是不砍不劈,卻是用的挑山勁!
這是槍法用的勁力!
大刀當槍,柳平認出來,那心中暗言,這是春秋大刀之中的招數“酒挑袍”!
花槍酒!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那一刀挑起,此時那寒氣森森,卻真有古將風範,而孫長寧手中大槍一擺,猛地一招龍抬頭,而在此刻,那大龍剛剛昂首,陡然又是一個落下!
降龍槍!
這大槍如龍抬起,卻又落下,正是像極了神話中龍被強者降服,那天地留名,佛道有語,正是對應降龍二字!
龍抬頭後是降龍槍!